法新社昨天發了一篇報導,談及歐洲小鎮巴勒(Baarle)的抗疫措施問題——這個荷比兩國邊境小鎮很著名,因為小鎮有大量飛地,政治上可分成屬比利時領土的Baarle-Hertog鎮和荷蘭領土的Baarle-Nassau。
例如文首來自路透的照片所示,鎮內不少街道劃上白色十字,以示兩國邊界,寫上NL的是荷蘭領土,B的是比利時領土,在街上行走時,很容易便由荷蘭進出比利時國境。
另一個在街上標示領土誰屬的方法,就是在路標及建築物的門牌口碼,標示國旗(以下照片來自巴勒鎮觀光網頁):
France24 轉載這篇法新社報導所選的照片,更為極端。不只街道,連一座建築也會同時落入比荷兩國各自的領土,例如那張照片是一間畫廊,內部也需要白色十字來顯示兩國邊界。連住宅也可能落入兩國邊境之間,有人形容可能出現「當你睡覺,上半身在比利時,下半身在荷蘭」的情況。
下面是來自CNN的地圖(可點擊放大),更清晰顯示鎮內比荷兩國領土互相交錯的情況:
可以見到,有22塊比利時領土是完全被荷蘭包圍的飛地,但掉轉來說,也有8塊荷蘭領土是被比利時完全包圍。
造成這個奇怪狀況,可追溯至中古時期。當時歐洲未有「主權國」、甚至沒有「國家」的概念,領土只是貴族的財產,當時兩個貴族互贈領土,但劃分時不是整個鎮調撥,而是鎮內幾塊不相連的土地。
之後開始出現主權國的概念,而且到1830年,比利時從荷蘭獨立,巴勒的邊界劃分問題就出現。兩國要到1995年才完全劃分好巴勒的邊界。
但在1995年時,歐盟、神根區已出現,比荷之間的邊境接近可有可無,這令巴勒的鎮內國境只是遊客來「打卡」的觀光玩意。不過,武肺疫情令歐洲各國恢復邊界檢查,而且各國對抗疫下的生活禁令都有分別,令巴勒的居民切身感到邊界的存在。
法新社的報導談及近期口罩的規定,比利時安特衛普(Baarle-Hertog鎮屬安特衛普省管轄)要求大部份公眾地方都要戴口罩,但荷蘭只要求在公共交通工具配戴,因此在街上行走、或店舖購物(例如那間畫廊),便出現一時要戴口罩、一時又不須戴口罩。
以那間畫廊為例,門口是比利時境內,所以進入時需要戴口罩,但畫廊內的荷蘭領土部份則可以不戴口罩。
這個情況已不算最麻煩。之前春季封城期間,也有傳媒報導巴勒鎮的情況,那時候更麻煩。比利時的抗疫限制一直較荷蘭嚴厲,而兩國的抗疫措施頒佈及撤回的時間又不同,因此巴勒鎮居民經常要更新究竟兩國最新抗疫措施。
比利時試過全國封城,限制國民離家,大部份食肆及商店都關門,但荷蘭嚴格來說沒有正式「封城」,國民相對有大自由決定是否離家,較多類別的商店保持開門,甚至大部份食肆商店關門的時間也較比利時短。
這就出現一個情況,一街之隔,一邊全部商店開門,另一邊大部份就關門。又或者是,商店繼續營業,但店內屬於比利時領土的部份就要封住,停業並不准顧客進入。
又或者荷屬部份的居民繼續外出,並到朋友的家探訪,但他們不能到比屬領土的朋友的家。
到解除封城後,兩國的抗疫措施依然有不同。例如比利時之前只要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但荷蘭完全不強制戴口罩,如果在巴勒鎮乘搭巴士,上車時在荷屬部份就不用戴口罩,但巴士不夠一分鐘後駛至比屬領土時,乘客就要戴口罩,否則違法。
相關文章:
BBC/ 荷蘭和比利時「與眾不同」的邊界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