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不禁華為但不(多)買華為

中國外長王毅星期五(28日)訪問了法國,跟法國總統馬克龍及一些法國官員會面。根據美聯社報導,馬克龍向傳媒說,法國不會禁止華為參與法國的5G設備合約,但為了安全理由,會傾向歐洲公司,例如愛立信、諾基亞,並說「中國都會這樣做」,十分正常。

法國監管機構之前已表明,不會禁止使用華為的通訊設備,但知會各通訊商,現時再發給華為設備的牌照,只會有效8年,亦即通訊商準備5G時不可能會選用華為,因為花了錢買設備後,只用8年就要更換,而且現有的華為設備也要開始逐步更換,8年內逐步淘汰華為。

這很符合法國的傳統國策。

一方面,法國不可能跟隨美國的抗中政策。法國沒有如美國般在太平洋的戰略中跟中國有競爭,沒有誘因而跟中國全面對抗;撇除川普是否連任的因素,美國的外交政策一向可以隨時改變,七十年代尼克遜訪華,便令全球震驚,法國(及其他所有國家)要慎防美國政策突變,被美國「跣一鑊」;而且,法國一向奉行獨立外交,在二戰後經常出現「美國向東、法國向西」,總之不可以被人覺得只是美國的門口狗。

另一方面,法國在產業政策方面,一向奉行保護主義,每個行業都要有「國家標誌性企業」,現時的用詞就叫做「產業主權」。就在王毅抵巴黎的同一天,馬克龍便另一個場合重申,經過疫情教訓,法國要在醫療及產業「維持主權」,要重建生產產能。這說法,跟川普稱要把遷移至中國的製造業搬回美國,意思其實一樣。

縱合上述兩點,因此之前關注法國的華為政策,是多餘的,因為法國只可以得出目前的政策。而法國其他涉中政策的取態,大致跟對華為的做法差不多。

強烈關注香港維吾爾

另外,根據路透星期六的報導,法國總統府發聲明表示,馬克龍向王毅表示,法國強烈關注香港局勢和維吾爾族的情況。二人亦討論了法中就核能、農產品、衛生、非洲債務和氣候變化進行了討論。

暫時而言,法國政府和傳媒都沒有高調處理王毅來訪。有關香港部份的聲明,未見放在法國總統府或其他政府網頁的顯著位置,法國新聞也沒有多報導。

王毅此行的重頭戲是下一站、最後一站德國,德國是歐盟中,最有興趣介入香港問題的國家,也是最能左右歐盟對中政策的成員國。

而且,德國議員已準備好在9月1日上午於德國外交部外示威,羅冠聰也會出席,預料王毅在德國將遇到五國外訪中最大規模的示威,應該較挪威的示威還要大規模及吸引傳媒注意。

之前相關文章:

王毅警告勿頒諾貝爾和平獎給香港人

荷外相:香港拘捕議員令人憂慮

未能見孔特 王毅訪意成果一般

迪馬約:意中是夥伴、北約是盟友

王毅拜訪迪馬約 羅冠聰意外交部外示威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香港滿街普通話 西方金融家感疏離

《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