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華沙戰役百週年 高調紀念思反共

今天是華沙戰役100週年紀念,這場戰役以至整場「波蘭—蘇聯戰爭」,在波蘭以外應該很少人知道,包括其他歐洲國家和美國,但今年的紀念特別高調,波蘭全力把這場戰役介紹給其他國家,而今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出訪波蘭時,其中一項活動就是出席這場戰役的紀念儀式。

波蘇戰爭的經過

1920華沙戰役在1920年8月中旬至下旬發生,波蘭與蘇聯紅軍在華沙外圍附近激戰,波蘭現時每年8月15日紀念。

波蘭在1795年被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完成瓜分亡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18年才復國。在一戰後,德意志、奧匈和沙俄3個帝國都崩潰,令中東歐出現大量新的國家,包括復國的波蘭,而這個地區的國界模糊不清,因此在一戰後這裏有大量較小型的軍事衝突。

國界不明的,包括蘇聯與波蘭之間,因此蘇波之間也不時有衝突,至1919年2月兩國正式展開全面戰爭。

初時只是一些小領土的爭執,但之後蘇波兩國在這場戰爭有更大的野心。波蘭想盡量向東拓展領土,或至少在這一帶爭取到盟國,以令波蘭壯大至可以抗衡蘇俄及德國,長遠避免波蘭又被瓜分;蘇聯就想向全歐洲輸出革命,因為1919年起,德國等不少歐洲國家出現零聲共產革命,蘇聯想直接介入協助,而紅軍要接觸歐洲、特別是德國,須先經過波蘭。

戰爭中,蘇聯大部份時間佔有優勢,大家原本覺得蘇聯終會成功佔領波蘭全境,但波蘭軍隊在華沙戰役中奮戰,意外地把蘇軍徹低擊敗,並乘勢向東反攻反佔領一些領土。

這場戰役是整場戰爭的轉捩點,1920年秋天波蘇兩國停戰,並在翌年簽署協議,波蘭取得了白俄羅斯西部一些領土,以及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一帶,也為波蘭保住獨立——儘管只是20年不夠,波蘭1939年還是被德國和蘇聯瓜分,而且二戰後波蘭被蘇聯控制了44年。

對波蘭的意義

1920華沙戰役對波蘭歷史和政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這場戰役代表了波蘭人有軍事實力,沒有外援下都能保持獨立。除了直接應用在戰場上的戰鬥技術和戰略,波蘭也同時在情報戰報捷,取得蘇聯的情報而打勝仗。

更深層的是,波蘭在亡國過百年期間,依然有爭取復國的社會運動,這些活動不只爭取復國,還同時為波蘭人進行思想啟蒙,為波蘭社會帶來了新思想,令波蘭1918年復國時,能一下子由原本的封建社會變成一個較現代的國家。這個改變令波蘭平民都全力支持對抗蘇聯的戰爭,有份協助波蘭打贏蘇聯。

來到冷戰後、以至波蘭加入了歐盟多年的時候,波蘭開始推動這段歷史變成歐洲歷史重要事件之一,是歐洲歷史的重要部份。根據波蘭的說法,1920華沙戰役令共產主義最終不能全面橫掃歐洲,波蘭成功為全歐洲阻擋了蘇共的侵略,「把歐洲由極權主義拯救過來」。

當然,二戰後的歐洲,被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劃分成美國和蘇聯陣營,因此上面的論述便不能說了。隨着東歐共產陣營消失,波蘭也恢復上面的說法。

對現時政局的意義

這跟波蘭、以至不少中東歐前共產國家,全力把他們在冷戰時期遇到的共產政權統治歷史,重新併入「歐洲歷史」之內,而非「歐洲歷史」只包括資本主義西歐國家的歷史,也一脈相承。儘管冷戰對西歐來說,是對抗蘇共,但實際上共產政權做了什麼,西歐國家的人民沒有親身感受過,歷史記憶也有不同。

華沙附近的Sulejowek鎮,有一座名為「Jozef Pilsudski博物館」,紀念當年領導波蘭打勝波蘇戰爭的Jozef Pilsudski,波蘭政府趁今年華沙戰役100週年,把博物館擴建,總統杜達(Andrzej Duda)昨天出席了該館擴建完成的儀式(文首照片來自博物館fb專頁)。

由歷史跳到政治外交,在國際推動對1920華沙戰役的認識,對波蘭來說,明顯旨在提醒美歐,抗俄仍然重要。

但對今天會出席紀念活動的蓬佩奧來說,重心應該是抗「共」——他數天前在捷克也大談了共產主義/冷戰及現在的關係,華沙戰役在他及美國政府心目,大抵也是相似。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沒有孩子,沒有國家」 俄杜馬通過「禁止鼓吹不生孩子」

俄羅斯杜馬 星期二完成立法工作 ,三讀通過「禁止鼓吹不生孩子」,個人違法者最多可罰款40萬盧布(3.3萬港元),組織違法可罰500萬盧布(42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