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公投不足1個百分點之差支持入歐 摩爾多瓦斥俄干預選舉

摩爾多瓦星期日就是否推動國家爭取加入歐盟進行公投,結果僅以不足1個百分點、1.4萬票之差通過 。支持公投的總統 Maia Sandu(文首照片)不點名批評俄羅斯,稱有「外國勢力」用錢和宣傳干擾公投結果。

薩維尼退潮了

意大利昨天21日完成了修憲及地方議會選舉投票,結果證實了一個政壇趨勢:在2018年全國大選中冒起的極右聯盟黨黨魁薩維尼(Matteo Salvini),其聲勢逐步退潮。儘管政治一日都嫌短、never say never,但要如兩年前估計般,他有機會成為下任總理,現時看來機會頗低,他正面對內外夾擊。

黃紅政府獲喘息空間

這次的投票原定春季舉行,但因為疫情關係而押後至現時才能進行。在9月20-21日兩天投票,涉及:一、修憲公投,把國會議員數目減少,眾議院議員由630減至400人,參議院由315減至200人;二、7個大區的地方議會選舉(意大利有20個大區);三、一些城市的市長選舉。

修憲公投以接近7成贊成票比率通過,這對五星聯盟及民主黨合組的「黃紅聯盟政府」是一大強心針,因為兩黨有份支持這項修憲,而且同類修憲2016年也提出過,結果遭否決,被視為意大利對當時的民主黨政府的不信任投票,現在修憲通過,「黃紅政府」可視之為其管治獲得新的認受性,短期內可避過垮台的威脅,專心執政。

對民主黨尤其重要的是,他們保住左翼重鎮、中部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首府翡冷翠)的執政權。薩維尼原本揚言聯盟黨要攻下托斯卡拿,現在敗陣,一方面可令民主黨聲稱他們在這一輪投票中勝出,另一方面薩維尼的政治能量再被消耗。

泛右陣營兩人冒起

對薩維尼的最大威脅,並非來自民主黨及五星聯盟,而是右派陣營內部,這次選舉證實一點:同屬聯盟黨、高票連任成功的威尼托(Veneto,首府威尼斯)大區區長蔡雅(Luca Zaia,文首照片右),以及兄弟黨(Fratelli d'Italia)黨魁梅露妮(Giorgia Meloni,文首照片左),有足夠民望問鼎成為泛右派的共主,隨時未到下一次全國大選(最遲2023年舉行),薩維尼已被這二人中的其中一人趕下台。

蔡雅現年52歲,已做了10年威尼托大區區長,今次是第三度勝選,而之前曾在中央政府出任農業部長。威尼托跟倫巴底(Lombardy / Lombardia,首府米蘭)2月同屬最早爆發疫情的大區,相對之下,威尼托的情況遠不及倫巴底嚴重,很多人歸功於蔡雅盡快採取隔離、檢測等措施,令疫情很快控制得住,沒有出現倫巴底醫院床位緊張的情況。

10年地區執政,也令蔡雅跟薩維尼有一個很大區別:蔡雅相對務實、溫和得多,如果聯盟黨或泛右認為較溫和的路線、以及有堅實政績,可更吸引選民,他們可能會在下屆大選中,改為推舉蔡雅為總理候選人。

另一個要關注的人物是梅露妮。事實上,由初夏開始,意大利政壇已越來越覺得,她的個人民望高於薩維尼亞,有機會取而代之。在這次選舉中,由兄弟黨人選領軍的泛右陣營,成功在東部的馬凱大區(Marche,首府Ancona),從民主黨奪過執政權,令梅露妮和兄弟黨跟薩維尼和聯盟黨談判時,有更大牙力。

梅露妮43歲,擔任眾議員13年,曾出任青年事務部長。她的政治立場不能說是「溫和」,屬意大利最傳統的保守派主義,但跟薩維尼比較,她沒有那麼「民粹」,不會把政綱全部押在反移民、反歐盟(但她絕對持反移民立場),亦不會作出太多較誇張、煽情的言論。如果薩維尼繼續褪色,梅露妮有望搶過認為蔡雅立場太溫和的選民的支持。

疫情打擊薩維尼

歸根究底,薩維尼去年夏天企圖迫使提前大選,結果失算,沒了副總理的職位,令他失去部份政治資本(可參看去年文章);到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又出現左翼、「反反移民」的基層社運運動(可參看今年1月文章)。

最終疫情為薩維尼構成進一步打擊。雖然疫情初期十分嚴重,但孔特(Giuseppe Conte)政府應對尚算不俗,意大利人普遍認可政府的措施。而且,疫情令傳媒和國民聚焦在官員的發言,沒有任何官職的薩維尼失去發言平台,就算語不驚人也不獲重視。

在西方國家中,意大利人相對較接受嚴格的防疫措施,例如戴口罩,薩維尼想仿效美國、西班牙、德國等國家的極右,抨擊防疫措施限制了國民自由,但國民不感有共鳴。

更根本的是薩維尼以反移民起家,但意大利政府為了防疫而封關,已執行了比其主張更為「反移民」的措施,其反移民主張變得毫無意思。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50年前近距離擊斃往西德男子 東德國安首判謀殺罪成立

德國柏林法院 星期一裁定一名現年80歲的東德秘密警察(Stasi)謀殺正前往西柏林的人士罪名成立,判囚10年 ,是東德共產政權倒台35年以來,首次有東德國安因執行任務而被裁定謀殺罪名成立。

應屆經濟學獎得主Acemoglu不改看法:中國專制政權難讓經濟持續創新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來自土耳其的Daron Acemoglu,以及來自英國的IMF前首經濟學者 Simon Johnson 和 James A. Robinson,他們的結論大致是:民主、法治、具包容性等的制度有助經濟長遠增長,專制不利創新。

杜魯多批評印度跨境謀殺不能接受 印度:純為掩飾漠視中國干預醜聞

加拿大跟印度就去年加拿大錫克領袖 Hardeep Singh Nijjar 被殺案的外交爭拗升級,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星期一斥責 ,印度以為可以在加拿大領土採取暴力行動,犯下了根本錯誤。

施紀賢承諾爭取釋放黎智英 黎崇恩:冀英有實際行動

盛傳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快將展開履新後首次訪中行程之際,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右截圖)星期三表示 ,敦促香港政府釋放英國公民黎智英是工黨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

南韓證實朝兵抵俄 「北韓1.2萬兵援俄抗烏、11月1日前可作戰」

烏克蘭本週初放風稱,北韓似乎會派兵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南韓情報機關星期五就此披露更多資訊 ,表示北韓決定向俄派出1.2萬人協助作戰,首批1500人已經抵俄。烏克蘭軍方說,北韓士兵本月底前可開始在烏克蘭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