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手提行李、相鄰劃行全收費 西班牙罰Ryanair等5廉航近1.8億歐元

西班牙消費者權益部星期五宣佈, 處罰Ryanair等5間廉航近1.8億歐元 ,指控他們壓榨乘客權益。

港台停播BBC 歐盟:證港自治縮減

歐盟對外事務發言人今天(12日)回應中國取消英國 BBC 牌照一事,提到香港電台也跟隨中國廣電總局的決定,立即停止轉播「BBC國際頻道」及「BBC時事一週」,歐盟批評這個決定顯示香港自治被縮減,進一步侵蝕香港的權利和自由。聲明說,國安法去年訂立後,香港的自由和權利已不斷被侵蝕。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也回應港台管理層的決定,表示「BBC國際頻道」在港播放至今43年,是港台英文台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節目,又稱BBC是世界知名的公共廣播機構,停播的決定令人非常婉惜。

工會質疑,在一國兩制下,從沒聽聞香港須跟隨國家廣電局決定,敦促港台管理層及管轄港台的政策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清楚解釋如何從專業角度判斷BBC的報道是「假新聞」而促成停播。

港台今天早上宣佈停止轉播BBC的節目時,一度稱停播「BBC世界新聞頻道」。儘管廣電總局拒絕落地的是「BBC世界新聞台」(BBC World News),但港台沒有轉播這頻道,港台及後才再出聲明更正,顯示今早下這個決定的官員,不清楚港台在播什麼。

「BBC時事一週」是一個廣東話節目,香港電台第一台逢星期日早上7時至8時轉播這個節目,內容包括回顧之前一週的國際大事,並介紹英國的社會狀況。港台網站介紹,這個節目「讓全球華人接軌」。

另外,要強調的是,儘管港台下了這個決定,香港仍未算完全跟足廣電總局的決定。香港兩間收費電視台——有線和NOW——都向客戶提供收看BBC節目頻道,兩間電視台暫時未有公佈會停播BBC。

歐盟的聲明又說,中國最新舉動,是限制境內表達及接觸資訊的自由,要求撤回有關決定。聲明說,中國去年不斷驅逐外國記者,歐盟亦多次向中方提到,中國一些記者及媒體工作面對恐嚇及監管的個案。

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Ned Price在星期四(11日)的每天例行記者會中,回應BBC一事,批評中國限制媒體及平台在中國自由營運之際,中國的領袖卻利用海外自由、開放的媒體環境,推廣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敦促中國及其他專制政府,允許國民全面接觸網絡及媒體。

中國這次禁止BBC在中國落地的理由,是指摘該台有關新疆維吾爾人狀況及武肺疫情的報導造謠,損害中國國家利益。

但有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封殺BBC更像是反擊英國吊銷央視CGTN牌照,是中英就香港問題爭拗不斷升級下的舉動,因為BBC播放批評中國對待維吾爾族人的報導,不是近期的事,而之前中方一直未有採取行動。

英國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星期四晚上已回應中方的做法,批評此舉不能接受。(可參閱之前文章:中國反擊英國 封殺BBC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施紀賢「拒絕譴責」香港47人案判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二在里約熱內盧出席G20峰會期間舉行記者會,被問及同日較早時香港法院就「47人案」作出裁決,對當中45人判囚4年2月至10年,他會否譴責這個裁決。 《金融時報》報導時,標題稱他「拒絕譴責」 。

波羅的海兩海底電纜損毀 疑遭中國貨船「伊鵬3」切斷

星期一先後傳出有兩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被切斷,綜合 芬蘭《晚報》(Iltalehti) 和 瑞典電視台 SVT 星期二報導,丹麥海岸防衛隊發現,在估計電纜切斷的時間,剛好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在兩條電纜遭破壞的位置附近都曾駛過,執法人員正調查今次是否中國貨船的破壞行為。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