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幫人生產疫苗 法國安慰獎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昨晚(2號)接受法國一台TF1專訪時表示,將有4間法國公司在國內生產武肺疫苗,最快2月尾可以生產。

之前有網友在專頁留言說,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將會協助生產 BioNTech/輝瑞疫苗,我回覆他說「不要提了,法國很傷心的」。那是因為,賽諾菲純粹自己研發的COVID19疫苗仍未能推出,才被迫替人作嫁衣裳。

法國自視為疫苗大國,全球疫苗先驅巴斯德(Louis Pasteur)是法國人,以他命名的巴斯德研究所目前也是在全球醫藥研發中處於領先地位,賽諾菲則是國際大藥廠。

不過,巴斯德研究所上月宣佈,放棄武肺疫苗研究;賽諾菲去年12月宣佈,與GSK聯手研發的疫苗,不可能在2021年內推出,2月才開始到第二期測試。這意味,至少在2021年,法國疫苗研發全軍盡墨。

對於一些法國人來說,這個結果很難接受,高呼法國國力衰弱了,科研比不上其他國家。但也有專家指出,疫苗研發,最終有成果、可推出市場使用的,從來只佔少數,只是碰巧巴斯德和賽諾菲都押注錯了疫苗種類,不應以單一事件來稱法國科研不行了。(有關這點,可看France24 之前的英文報導

所謂替另一間藥廠「生產」疫苗,其實只是入樽及包裝這類十分後期的工作。當然,基於醫藥生產對衛生的要求很高,能做到這些工序,也不容易,也不是很多國家有這類工場。

對賽諾菲等藥廠來說,反正現時全世界最大需求的只有武肺疫苗,與其閒置工廠,倒不如幫對手生產疫苗,都叫做賺到一些錢,聊勝於無。

另外,賽諾菲等法國藥廠都面對馬克龍施壓,如果自己做不到疫苗,就要幫其他人生產。法國自己都不夠疫苗,除了乾等輝瑞等藥廠處理生產問題外,也要找方法自己處理。

而且,法國都是大國,跟中國、美國、俄國等大國一樣,早已盤算著「疫苗外交」。就算疫苗不是自家研發,只要在自己國土內生產,法國對這些疫苗的去向都會有一定話事權。

法國公司將協助生產的疫苗包括BioNTech/輝瑞和Moderna,另外,德國CureVac疫苗也快將獲批准,有法國工廠準備好協助製作這些疫苗。

事實上,4間法國公司各自早已公佈了跟不同藥廠達成協議,協助生產疫苗。馬克龍在訪問中只是「翻炒舊聞」,以顯示政府已在盡全力處理疫苗生產瓶頸問題。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銀30億瑞郎收購 瑞信AT1債券全數注銷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9日下午1時53分,更新於下午8時44分】 瑞士政府週日晚7時半召開記者會,宣佈達成瑞銀(UBS)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拯救交易,瑞銀董事長 Colm Kelleher 在記者會宣佈,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整體收購價約30億瑞士法郎,有167年歷史的瑞信將走入歷史。

歐央行QE 德股最受惠

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QE)行動,最反對的是德國。現在歐洲QE進行,最受惠的原來是德國--德國股市DAX指數在16日首度升穿12000大關,當天大升2.2%,最終以12167點收市。分析員普遍看好德國股市今年升勢持續,不知閣下會否心動,投資一下德國股票?

盛傳週一開市前宣佈 UBS將收購瑞信

路透、彭博、WSJ、FT等國際金融媒體歐洲時間週日凌晨都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即將收購近日被指財務有問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很大機會在週一亞洲開市前宣佈達成協議。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如期明天揭幕

瑞信週日確定會被瑞銀收購後,瑞信週一表示, 原定本週二至週四在香港舉行的「第26屆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將如期在香港舉行 ,原定集團主席Axel Lehmann和集團行政總裁Ulrich Körner來港主持會議,但現在改由瑞信的全球股票部主管 Neil Hosie 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