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歐下月或達成青年簽證協議 互相容許青年較易前來工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在唐寧街會見來訪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後,英國傳媒開始傳出,英歐可能會在下月中達成「青年流動簽證」協議,互相接受30歲或以下人士前來工作2-3年。

英國3.8開始放寬封城 3.29不再強制國民留家

【文章在英國時間22日下午4時7分上載;下午4時36分完成更新】

英國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今天(22日)在國會宣佈四階段解除英格蘭封城,第一階段在3月8日開始,措施包括重開校園,3月29日不再強制國民留家,目標是6月21日結束全部封城措施。但他同時警告,不要期望會出現「零COVID世界」,當放寬防疫限制,武肺的感染和死亡數字一定會上升。

所有放寬,將一次過在英格蘭全境進行。

第一階段分開兩次進行,3月8日會讓學生重返校園上課,大學只會重開必須親身做實驗之類活動的課堂,普通講課仍遙距進行;准許在戶外跟不同住戶的另外一人進行社交;每名護理院院友准許一名訪客探望自己。

至於3月29日,國民毋須再強制留家,儘管當局仍呼籲盡量在家工作;英國人可在花園聚會,最多6人及來自兩個不同住戶;戶外運動恢復,包括露天泳池。

第二段階解封最快在4月12日才會開始,非必要貨品的商店、理髮店、美容院、健身室、圖書館、博物館和動物園重開;酒吧(pub和bar)及餐廳可以重開,在露天部份,每枱食客要跟隨限聚令,即來自最多兩個不同住戶的6人,而室內部份,食客只能跟自己住戶一同進餐,而無論在哪裏進食,都必須坐定自己位置進食或飲酒;酒店、旅館等以重開,但每間房必須住同一住戶的房客,亦即英國人如想往其他地方旅行,只能跟同住人士旅行;葬禮可出席人數為30人。

第三階段最快5月17日才展開,限聚令放寬至戶外30人、室內6人或兩個不同住戶;室內運動課堂可以恢復,大型運動比賽,室內觀眾人數最多1000人,室外4000人或可接待觀眾人數的一半(較少者為準),大型足球場可坐1萬人或座位的四分之一(較少者為準);婚禮最多可有30人出席。

最後第四階段,最快6月21日開始,餘下全部封城措施都取消,包括再沒限聚令,夜總會也可以重開,演唱會等大型活動可以恢復舉行。

另外,大概這段時間會推出「疫苗護照」,讓人能證明自己已打武肺疫苗。

四階段解除封城結束後,仍有一些防疫措施生效,英國政府屆時才會檢討何時結束,包括:保持社交距離及要求戴口罩;禁止不必要出境旅遊;以及停止進行大型活動。

英國政府在完全解封後,還會檢討「COVID狀態證明書」的角色,是否使用,以便公眾場所可安全重開。

必須強調,上述四階段的實施日期,全部屬暫定,仍有可能改變,英國政府每展開新一階段放寬時,需要進行「四個測試」,包括:疫苗接種的成功程度、醫院入住率及武肺死亡是否正在下降、對公共醫療NHS的壓力、以及任何變種的影響。

莊漢生說,何時開始新一階段放寬,是數據為本,不是日期為本。

雖然各階段的展開時間仍不確定,但英國政府希望這次放寬是「單程路」,莊漢生說,放寬會謹慎進行,但一旦實施,不會逆轉。

當然,各位經歷了這一年多疫情後,防疫措施放寬後,能否不再突然又收緊,充滿疑問。

莊漢生也說,不排除放寬期間,可能會因為出現新變種等因素,部份區域或要局部封城,但認為疫苗出現後,大家可看到這場疫情正朝向終局。

莊漢生向國民說,武肺仍構成很大威脅,沒有疫苗能百分百有效。

由於出現病毒變種,英國疫情由12月初起急速惡化,以7天平均數計,每天新症個案由1.4萬,升至1月初的高峰,迫近6萬,之後因為政府出動英格蘭全境第三度封城,數字才回落,至目前大概每天1.1萬。

之前相關文章:今年聖誔取消 英國東南多地明起封城

【文首照片來自BBC】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