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中國成歐最大貿易夥伴——疫情波動抑或長期趨勢?

歐盟統計局昨天(16日)公佈27國貿易數據,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中國首度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取代長年佔據這個位置的美國。純粹headline figure,一定會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的地位進一步上升,逐漸蓋過美國,而且歐洲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但看細節,情況不是非黑即白。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字,歐中整體貿易由2019年的5612億歐元升至5860億歐元,增長4.4%,歐美貿易同期由6170億歐元降至5550億歐元,跌了10.1%。

再拆開進口和出口數字的話,歐盟向中國的出口增加了2.2%,至2025億歐元,由中國的進口上升5.6%,至3835億歐元;歐盟向美國的出口大跌8.2%,至3530億歐元,由美國的進口更銳減13.2%,至2020億歐元。

必須強調,隨著中國經濟規模過去幾十年大幅增長,中國對歐洲經貿變得十分關鍵,甚至可挑戰歐美貿易的重要性,並不奇怪,文首第一段所說的結論,不是完全錯誤。

不過,純粹單從這個數字、排名,就單向地得出一個方向的判斷,未免武斷。

首先,最重要的是,2020國際貿易大幅受COVID19疫情的影響,中國武肺疫情在去年上半年嚴重,但在下半年已大致控制得住,較早恢復經濟活動及運輸,而美國則全年大部份時間一直受武肺干擾,這個因素一定打擊美國的外貿。

現在要看的是:2020的數字,純粹短期波動,今年待疫情受遏止後,美歐貿易會否大幅反彈?抑或這只是一個早已出現的趨勢,疫情只不過加快了、鞏固了這個趨勢?

所以,至少要再看2021的數字,才能判斷歐中貿易是否正逐步蓋過歐美貿易。

另外,看進出口數字都會發現,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前提是中國向歐出口的增長快過由歐入口,歐盟對中貿易逆差是擴大了。撇附依不依賴的問題,單是貿易赤字上升,對歐盟也不是好事,遲早會像美國般遷怒中國(不論這股憤怒是否合理),對中國、對中國對歐關係,都不是全是好事。

這個貿易數字只包括貨品進出口,不包括服務,而美歐服務貿易規模遠大於歐中,所以歐美經貿關係未至於大幅倒退。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倫敦警隊屢出罪犯 報告促改革否則解散

英國政府就倫敦都會警察廳(Met Police)近年屢出罪犯的問題進行獨立調查,調查報告週二發表,報告呼籲倫敦警察廳盡快內部整頓,就過往犯錯道歉,如果再不改革,重拾市民對倫敦警察的信心,報告建議解散警隊,把倫敦警察廳改組成幾個機關。

貛挖地底隧道 荷兩火車線暫停

荷蘭不足一週內有2條火車路線需要暫停行駛,理由是在路軌下發現有貛挖了地道 ,擔心路軌下陷,火車公司要移除這些貛後才能恢復火車服務。

黑山:Terra Luna創辦人權渡衡被捕

巴爾幹國家黑山(Montenegro)的內政部長 Filip Adzic 週四 在Twitter宣佈 ,加密貨幣 Terra Luna 和TerraUSD 去年倒下而被多國通緝的 Terraform Labs 創辦人 權渡衡(Do Kwon,文首照片)相信已在黑山首都 Podgorica 的機場被捕 ,黑山拘捕他的理由是懷疑使用假證件,當局正核實他的身份。

岸田戰後首訪烏 追加5億美元援助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上午9時14分,更新於晚上10時30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之際 ,亞洲另一大國日本的首相岸田文雄週一完成訪問印度之旅後,轉往歐洲,前赴基輔,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一年多後,他首次訪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