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中鐵十局子公司一股東被捕 涉違法中資企業「扮泰企」

泰國就早前地震中倒塌大樓事件採取拘捕行動, 星期六拘捕了主要建築商之一、中鐵十局泰國子公司的一名股東 Zhang Chuanling (文首照片截圖戴口罩者),控告他涉嫌利用泰國人「人頭」持有該公司的股份,違反了《1999年外國商業法》。

法國國會通過「反伊斯蘭分離主義法」

法國國民議會星期二晚(16日)一讀通過「反伊斯蘭分離主義法」,立法打擊伊斯蘭主義。法例將轉交給參議院審議,估計參院都會通過。

 法案以347票贊成、151票反對、65票棄權通過。法案頗受爭議,不少執政黨共和前進黨(LREM)的議員之前對法案有異議,但最終大部份LREM議員都歸隊,投贊成票。差不多全部反對黨都沒有投贊成票。


何謂「伊斯蘭分離主義」?
用較通俗、「法國以外國家的人士聽得懂」的說法,所謂「伊斯蘭分離主義」(séparatisme islamiste),是指(摘)一些伊斯蘭教士透過在清真寺傳教的機會,向佔法國人口接近一成的穆斯林灌輸違反法國共和原則的主張,甚至傳播激進思想,令一些穆斯林反對政教分離、自由、民主等一些法國共和的建國原則,而如果接受很多仇恨訊息,甚至發動襲擊。

當有一定數量的人士出現上述情況,而且佔其族群一定比例,法國社會稱之為「社群主義」(communautarisme),意指某一種族、宗教或任何背景的社群,內部凝聚力特別強,但極少跟法國其他社群接觸,又不接受法國的價值觀,自成一角。

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過去一年多,把上述現象來個進化版,進一步稱之為「分離主義」(séparatisme)。這個分離主義,不是某一領土的居民要求由法國獨立出去,而是類似「社群主義」,這個社群對法國不少法例有抵觸情緒,儼如「獨立」出去。

一個外國人要去理解法國的穆斯林情況,要十分小心,不要用其他國家的情況,來簡化法國的狀況。

一方面,法國國內都激烈辯論,這類法例是否歧視穆斯林。法國社會普遍認同要處理「伊斯蘭主義」,即滲入了政治、大幅干預社會生活及政策的伊斯蘭教,但「伊斯蘭主義」和「伊斯蘭教」之間只是一線之差,很容易變成針對「伊斯蘭教」。

另一方面,英美媒體有時會過度簡化法國的情況,簡單地批評法國是歧視。穆斯林在法國的人口數量和比例,在西方是數一數二,要處理穆斯林與法國其他族群之間的隔閡,遠較英美複雜。而且,由2015年《查理週報》襲擊案以來,法國已發生多宗涉及伊斯蘭激進份子的恐襲,問題較面對過「9.11」的美國更嚴重。


法例措施詳情
這條法例多達70條條款,當中辯論得最多的是在家教育。法例收緊了准許在家教育的條件,並對私立學校、體育組織等加強了監管。當局批評很多穆斯林把孩子放在政府主流的框架以外接受教育,令當局不知道他們接受了什麼教育。

去年10月發生了教師Samuel Paty被斬首案後,當局加插了一條條款,打擊網上仇恨訊息,表示如果公開某人和某組織,令他們面對直接受襲的風險,這個行為列作刑事罪行。

法例又加強公共服務的政教分離,規定就算是私人公司的員工,如果他們進行公共服務,例如在公共運輸、機場等地點工作,工作時都要遵守「宗教中立」原則。另外又增加「分離主義罪」,定義為脅迫民選公職人員或公共服務的人員,迫他們在公共服務期間違反「宗教中立」原則。

同時,法例加強規範組織,要求宗教組織「提高捐款透明度」,單一捐款超過1萬歐元,就要公開捐款者身份。在法國,以至比利時、德國等很多歐洲國家,伊斯蘭組織接受不少中東國家(例如沙地阿拉伯)和土耳其捐款,例如用來修繕清真寺,歐洲國家批評捐款國透過捐款來影響歐洲的穆斯林的思想,當中沙地的捐款尤其有問題。

法例也要求,如果宗教組織想申請法國國家補助,需要同意其活動遵守法國的「共和原則及價值觀」。

之前相關文章:
法國向伊斯蘭主義宣戰
哀悼遇害教師 穩定教師軍心
歐盟正式將恐襲威脅指向移民
法研「清真稅」 謀斷國內伊斯蘭對外聯繫

本文內容部份來自France24 英文報導
[文首照片是巴黎「大清真寺」,來自法新社]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新加坡解散國會 速戰速決5月3日投票

新加坡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星期二下午宣佈解散國會,總理辦公室隨後宣佈提名日為4月23日,選舉令狀顯示投票日為5月3日星期六,貫徹執政人民行動黨(PAP)速戰速決的作風,大選期只有法定要求最低的9天。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