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加拿大「唯一愛國政黨」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澳洲促放行100萬疫苗助PNG 將球拋回歐盟

澳洲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今天表示,鄰國巴布亞新畿內亞(PNG)的武肺疫情近期急速惡化,澳洲將會提供多項緊急援助措施,當中包括要求歐盟和阿斯利康藥廠(AstraZeneca,AZ)放行出口給澳洲的100萬劑疫苗,表示澳洲已付款購買這些疫苗,澳洲現在會先給PNG使用。

歐盟1月引入疫苗出口審核制度,意大利3月初首度動用這項權力,扣起一批出口澳洲的25萬劑AZ疫苗,不准出口。(可參閱之前文章「歐疫苗出口禁令首引用 意國出手澳洲中招」) 
當時已說,這只是意大利(及歐盟)跟AZ談判第二季供貨的籌碼,而澳洲不是發展中國家,疫情輕微,所以拿澳洲開刀,便不會被說不負國際責任。
現在莫理遜拿PNG來作為向歐盟施壓的理由,便是把球拋回歐盟,「陷歐盟於不義」——你說我們是發達國家,不需要別人幫助,那麼,現在就有一個疫情嚴峻的發展中國家,極須這批疫苗「救命」,即管看看歐盟是否繼續「見死不救」。
PNG與澳洲隔海相望,但某些地點跟澳洲昆士蘭州十分接近,如果PNG疫情失控,昆州也可能受波及。
而且,澳洲作為大洋洲地區最大國家,且國力遠超排第二的紐西蘭,是這個地區無可爭議的老大,需要負上「照顧」區內各「小國」的責任。PNG出亂子,莫理遜在國內外都會被批評,現在他先行把責任推向歐盟。
有關莫理遜今天公佈協助PNG措施的更多詳情,可看ABC報導 Australia to send 8,000 COVID-19 vaccine doses to PNG, asks Astra-Zeneca and Europe for 1 million more
有關PNG疫情情況,可看ABC在3月11日發佈的報導 Fears of 'catastrophe' as rising COVID-19 cases hit Papua New Guinea's stretched health system

【文首照片為PNG首都 Port Moresby 一間醫院;來自ABC】

同日Patreon文章 香港問題註定英國對華政策難落實


留言

  1. 讲“新冠肺炎”或covid 19就真的是这么难吗?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個網誌、Twitter、Telegram 和 Facebook專頁,則會繼續「(中國)武漢肺炎」、「(中國)武肺」、「(中國)新(型)冠狀病毒」、「(中國)新冠」、「COVID-19」交替使用,不會只使用單一名字。這裏不是官方文件,不是新華社官媒,只要不引起混淆,一件東西、事情毋須只使用一個名字。//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12.html

      刪除
    2. 可以順便到這裏留言,問為何要叫英國變種

      https://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0/12/fermer.html

      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工人黨棄攻馬林百列 副總理顏金勇調區戰榜鵝 王瑞杰退休不角逐連任

新加坡5月3日國會大選的候選人提名 已在星期三上午結束 ,工人黨(WP)意外地沒有在上屆成績不俗的5人集選區「馬林百列—布萊德嶺」(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派人參選,執政人民行動黨(PAP)已有5人自動當選,這是李光耀逝世後PAP首次有選區毋須面對反對派挑戰。

【Patreon文章】貿戰趨勢還看蘋果(二之一):取代中國工廠的是印度,不是越南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莫斯科近郊汽車爆炸 俄軍高級將領遇害

莫斯科 近郊星期五上午發生汽車爆炸 ,炸死俄軍主要行動署的59歲副參署長 Yaroslav Moskalik (文首左截圖)。

英歐下月或達成青年簽證協議 互相容許青年較易前來工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在唐寧街會見來訪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後,英國傳媒開始傳出,英歐可能會在下月中達成「青年流動簽證」協議,互相接受30歲或以下人士前來工作2-3年。

南韓打擊中國貨「洗產地」 上季「扮韓貨」出口美國達285億圜

南韓關稅廳加強打擊外國借當地「洗產地」, 星期一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年首季發現有295億韓圜(1.6億港元)外國貨品扮南韓貨再出口至其他地方 ,遠較去年全年348億韓圜多,絕大部份「假韓貨」其實是中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