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公投不足1個百分點之差支持入歐 摩爾多瓦斥俄干預選舉

摩爾多瓦星期日就是否推動國家爭取加入歐盟進行公投,結果僅以不足1個百分點、1.4萬票之差通過 。支持公投的總統 Maia Sandu(文首照片)不點名批評俄羅斯,稱有「外國勢力」用錢和宣傳干擾公投結果。

荷揆四連勝 極右氣勢續回

荷蘭昨天結束了一連3天的國會大選,首相呂特(Mark Rutte,文首影片截圖來自NOS)一如所料,成功帶領自民黨(VVD)連續第四次勝出大選,呂特留任首相在望,2010年上台的他如果能執政至明年夏季,將成為荷蘭史上最「長命」的首相。有關呂特的介紹,我在Patreon寫了文章介紹,可參閱

呂特是史上荷蘭首位VVD首相,當年他令親商政黨首度勝出大選,在荷蘭政治史上已十分震撼,如何他長期執政,令他在荷蘭政治史上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如下是各黨初步估計會獲得的議席,以及較現屆國會議席的增減:
自民黨VVD    36     +3
D66         24     +5
自由黨PVV     17     -3
基民黨CDA     15     -4
工黨PvdA     9     --
社會黨SP     9     -5
民主論壇FvD     8     +6
綠色左黨GL     7     -7
動物黨PvdD     6     +1
基督聯盟CU     5     --
JA21         4     +4
SGP        3     --
Volt         3     +3
DENK         2     -1
50+         1     -3
農民公民運動BBB    1     +1


政壇進一步碎片化

上述政黨中:D66是中間偏左,D66和Volt是強烈親歐政黨,PVV、FvD和JA21都是極右疑歐,CDA、CU和SGP都是基督教政黨,PvdA、SP、GL和DENK是左翼政黨,DENK以親移民政策為主軸。

至於幾個特別議題政黨,動物黨顧名思義,主打動物權益,50+是長者權益,BBB是農民鄉郊利益、偏向綠黨。

這次大選某程度上是延續2017大選的趨勢。荷蘭政壇進一步碎片化,成功躋身國會的政黨,由上次13個,再增至這次16個,而且還有一個政黨差點就跨過獲分配議席的門檻。

極右分裂失利

另一個趨勢是極右政黨的「氣勢」回落。

這一點,有些tricky。若把全部極右政黨的議席和得票加起來,其實跟上次大選差不多,甚至略勝,但問題是極右票源分散了幾個政黨,未能團結起來。而且,極右龍頭PVV由第二大黨退居至第三大黨,被親歐、偏向支持移民的D66擊敗。

儘管荷蘭的選舉制度有利小黨,不會因為不能統合勢力而令大量選票「浪費掉」,但當沒有一個極右政黨強勢至可以問鼎最大黨地位,他們在組閣談判中便近乎全無籌碼,繼而失去影響力。

極右轉弱,涉及兩個原因:一個為上次大選已有提及,極右政黨通常帶有抗議票的性質,當PVV逐漸變成「老牌」政黨,也會逐漸失去對抗議票的吸引力,而正如我在疫情期間也提到,當「主流政黨」執政,也可以提出封城這類極端措施,歐洲極右政黨的主張頓時變得沒有什麼石破天驚。

原本極右有後起之秀FvD,而他們議席也確實增加了3倍,但這個成績已遠遠較一、兩年前的民調遜色,原本大家以為FvD有能力超越PVV。最大原因是,FvD去年年底內部不和,鬧分裂,令該黨大傷元氣。

而另一個反襯極右氣勢向下的,是擺明政策主張跟極右相反的政黨有不錯成績,D66是親歐政黨,首度闖入國會的Volt是傾向「歐羅巴合眾國」的歐洲聯邦主義,主打支持「移民友善政策」的DENK繼續有議席。

國會內繼續有一定數量的議員,抗衡極右。

「呂特第四內閣」料略向左走

至於下屆政府——應該是「呂特第四內閣——方面,很大機會跟「呂特第三內閣」一樣。

「呂特第三內閣」包括VVD、D66、CDA和CU,「呂特第四內閣」應該一定會再包括VVD和D66,CDA也可能加入,三黨合共已有佔國會一半的75席,需要再找另一個政黨加入。

據報呂特不是太想再跟CU合作,反而領導親商政黨VVD的他,想再次跟PvdA合作執政黨。

就算沒有PvdA加入,但由於D66議席增加,因此下一個呂特政府應該較現時的政府走向中間,在多項政策上會略為向左。

之前相關文章:
捲育兒補貼醜聞 荷蘭政府總辭 
上次大選後的文章: 各位觀眾,散場! 
荷蘭大選,與其說極右,不如說碎片化
荷蘭的巨型選票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50年前近距離擊斃往西德男子 東德國安首判謀殺罪成立

德國柏林法院 星期一裁定一名現年80歲的東德秘密警察(Stasi)謀殺正前往西柏林的人士罪名成立,判囚10年 ,是東德共產政權倒台35年以來,首次有東德國安因執行任務而被裁定謀殺罪名成立。

應屆經濟學獎得主Acemoglu不改看法:中國專制政權難讓經濟持續創新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來自土耳其的Daron Acemoglu,以及來自英國的IMF前首經濟學者 Simon Johnson 和 James A. Robinson,他們的結論大致是:民主、法治、具包容性等的制度有助經濟長遠增長,專制不利創新。

杜魯多批評印度跨境謀殺不能接受 印度:純為掩飾漠視中國干預醜聞

加拿大跟印度就去年加拿大錫克領袖 Hardeep Singh Nijjar 被殺案的外交爭拗升級,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星期一斥責 ,印度以為可以在加拿大領土採取暴力行動,犯下了根本錯誤。

施紀賢承諾爭取釋放黎智英 黎崇恩:冀英有實際行動

盛傳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快將展開履新後首次訪中行程之際,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右截圖)星期三表示 ,敦促香港政府釋放英國公民黎智英是工黨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

南韓證實朝兵抵俄 「北韓1.2萬兵援俄抗烏、11月1日前可作戰」

烏克蘭本週初放風稱,北韓似乎會派兵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南韓情報機關星期五就此披露更多資訊 ,表示北韓決定向俄派出1.2萬人協助作戰,首批1500人已經抵俄。烏克蘭軍方說,北韓士兵本月底前可開始在烏克蘭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