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市週五嚴重水災 ,多處街道在早上繁忙時間開始水浸,積水湧入大廈地庫和地鐵,多條地鐵和火車線癱瘓,甘迺迪機場航班也受影響,州長 Kathy Hochul 和市長 Eric Adams 都發出緊急狀態,呼籲居民盡量留在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由週五凌晨起截至中午,布魯克林多處地點半天內降雨約170毫米,至少一個地點一小時降雨60毫米。 甘迺迪機場所在地區降雨150毫米,打破1960年颶風當娜(Donna)吹襲時的紀錄。 紐約地區另一個機場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早上一度全部航班暫停升降,之後恢復服務,也有大量航班延誤,因為飛機加油地點水浸。其中一個客運大樓也水浸。 基本上全部地鐵線服務都受影響,部份路段暫停行駛,部份需要改道,有些地鐵線延誤,服務紐約都會地區北部的都會北(Metro-North)通勤火車3條線全部停駛。巴士服務也大受影響。 文首截圖是當地居民 Phuong Van Huynh 上載影片,地點是布魯克林 4th Avenue,顯示街上積水出現旋渦,水深至汽車輪軚,有單車近乎被積掩蓋。 雖然當局發出緊急狀態,但大部份學校如常開放,居民照樣上班和上學,但他們不知道下課和下班時如何回家。 在中央公園,一隻海獅一度游出水池,探索水池以外的地方: 上面截圖,突出石頭的四周是水池,但近一點的木門和遠一點的玻璃上蓋已不是水池部份,截圖可看到一隻海獅在玻璃上蓋的下面。 中央公園說,園方職員一直監察這隻海獅,中午過後,公園水退,海獅也游回水池。 這是紐約2年來最嚴重的水災,2021年颶風艾達(Ida)趨向美國東北,殘餘雨帶為紐約帶來水災,由於洪水湧入地庫,當時水災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暫時未有紐約水災傷亡報告,但居民猶有餘悸,擔心水淹地庫造成死亡的悲劇重演。 水災後才見記者 市長被批反應遲緩 市長 Adams 再被抨擊反應遲緩 ,即使氣象部門週四上午已警告大雨將至,他遲至週五上午11時才首度就水災發表聲明。 相對之下,紐約州州長 Hochul 最遲週四晚已召開記者會,呼籲居民小心水災,交通官員也向傳媒講述公共交通應變計劃。 Adams週四晚仍出席派對,那是他慶祝自己63歲生日兼政治籌款晚宴。 3個多月前,當加拿大山火煙霧飄至紐約,Adams也被抨擊煙霧來到才向記者講解問題,沒有事前提醒居民留意。 有紐約市議員批評,市政府沒有汲取「艾達」水災的教訓。 ===
美國油價星期一(20日)跌至負數,史上首次,反映全球原油市場嚴重供過於求,未來幾個月都很難回升。在政治上,這對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是很大打擊,擾亂他希望修憲及長期掌權部的部署。
美國油價VS烏拉爾油價
美國油價崩盤,技術上只是美國市場內部事情。星期一跌至負數的美國油價,是西得州油價(WTI)的5月期貨價格,正如期貨的英文futures所指,買賣的是未來交收實貨的合約,WTI 5月期貨剛巧在星期一收市到期,手上持有合約的人士要處理實物貨,但現時原油儲存設施接近飽和,很難找到設施接收實物貨,所以出現負數——即是處理這筆原油儲存的成本,高於原油的價值。
WTI主要以奧克拉荷馬州的Cushing市作為交收,Cushing儲油設施的載滿程度很影響美國WTI油價的升跌,之前都試過輪油管破裂問題,令Cushing的原油不能輸出,臨時原油過多,導致WTI油價明顯低於其他地方的油價,但沒有出現負數,而且很快就回復過來,因此這個技術問題很少受外界關注。而這次WTI變負數,也涉及Cushing設施儲存原油量太高的因素,是WTI價格計算運作失靈。
理論上,WTI不直接影響其他國家的油價,包括俄羅斯生產的石油。更為國際的油價指標是倫敦布蘭特(Brent)油價,而布蘭特沒有跌穿過零。相對來說,對於外界,俄羅斯原油的價格較貼近布蘭特。不過,俄羅斯原油是有自己的油價指標,稱為烏拉爾油價(Urals Oil Price),但這個油價不是可以即時有市場價格看到,因此不是專門研究俄羅斯原油市場的人士,會簡單以布蘭特來推算俄國原油的價格。
打錯了的油價戰
技術上WTI變負數,不直接影響俄羅斯原油,但間接上對俄羅斯石油工業一定有影響,又或者是反映了全球石油產業的問題。始終,WTI運作被干擾,根本原因是全球瘟疫重挫世界經濟,石油跟其他大部份貨品和服務一樣,需求在一段時間內都面對摧殘,俄羅斯的原油也並不例外。
事實上,上週、亦即WTI下瀉之前,當時已傳出烏拉爾油價已跌至每桶10美元左右,較WTI和布蘭特油價還要低,本星期傳出跌8美元左右。
俄羅斯經濟和庫房都高度依賴石油收益,出口仍有大概三分之二來自售賣石油,石油跌至賤價,一定影響國內經濟。盧布昨天跌了3%左右,跌至1美元兌77盧布左右,反映外界擔心俄羅斯經濟受影響。
俄羅斯現時抵禦低油價衝擊的能力確實較幾年前高,因為財金官員近年厲行節約,假設油價在較低水平來制訂預算,這幾年實際油價都較官員假設的為高,多出來的收益撥入基金,積穀防飢,這筆儲備較幾年前多了很多。
這解釋了普京在3月時為何敢跟沙地阿拉伯打石油減價戰,不達成減產托市協議,因為油價長期處於低水平,俄羅斯仍能挨一段時間,俄羅斯希望借低油價來迫走美國的頁岩油。
不過,普京沒想到沙地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大幅增產。即使兩國4月中已同意減產,但近日仍傳出,沙地私下仍未放手,5月的價格單繼續減價(產油商會每月向客人開出價格單,會計及運輸等成本,不同客人有不同價格單),而且專攻俄羅斯石油的兩大市場——歐洲和東亞,顯然想打擊俄羅斯石油。
俄羅斯官員3月揚言他們抵受低油價的能力提高了,但當時的假設仍只是略低於30美元,而不是目前的20美元以下,甚至單位數。如果今年全年都處於這個水平的話,俄羅斯會很難受的。顯然,普京開打油市割價戰的算盤計錯了。
抬高民望大計受阻
而且,現在也不到產油國控制油價了,油價能否反彈,最終要看疫情何時結束,以及整體經濟在瘟疫後如何恢復,產油國再減產也無補於事,而就算減產成功托高價格,對俄羅斯也沒有用,因為要成功推高價格的話,一定要大幅減產,少了的銷量會抵銷價格反彈,最終俄羅斯的石油收益還是會大跌。
這就亂了普京的盤算了。受到退休金改革影響,普京及政府的民望近年低迷,他今年1月換掉總理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就是想借改組內閣來重振民望,而普京同時也計劃推出巨額投資大計,當中包括增加福利、教育、醫療等民生開支,來重拾國民支持,繼而確保修憲公投高票通過。
修憲固然已因疫情而不能如期本月舉行,原本用來顯示國威的二戰勝利75週年閱兵也因疫情要押後。油價低迷,或者未至於令俄羅斯短期內破產,但就令普京改善民生的藍圖受阻。普京短期內因此倒台的風險不高,但要國民踴躍出來投票支持修憲,就十分困難,這會打擊普京希望永續執政、以至名留俄國青史的計劃。
美國油價VS烏拉爾油價
美國油價崩盤,技術上只是美國市場內部事情。星期一跌至負數的美國油價,是西得州油價(WTI)的5月期貨價格,正如期貨的英文futures所指,買賣的是未來交收實貨的合約,WTI 5月期貨剛巧在星期一收市到期,手上持有合約的人士要處理實物貨,但現時原油儲存設施接近飽和,很難找到設施接收實物貨,所以出現負數——即是處理這筆原油儲存的成本,高於原油的價值。
WTI主要以奧克拉荷馬州的Cushing市作為交收,Cushing儲油設施的載滿程度很影響美國WTI油價的升跌,之前都試過輪油管破裂問題,令Cushing的原油不能輸出,臨時原油過多,導致WTI油價明顯低於其他地方的油價,但沒有出現負數,而且很快就回復過來,因此這個技術問題很少受外界關注。而這次WTI變負數,也涉及Cushing設施儲存原油量太高的因素,是WTI價格計算運作失靈。
理論上,WTI不直接影響其他國家的油價,包括俄羅斯生產的石油。更為國際的油價指標是倫敦布蘭特(Brent)油價,而布蘭特沒有跌穿過零。相對來說,對於外界,俄羅斯原油的價格較貼近布蘭特。不過,俄羅斯原油是有自己的油價指標,稱為烏拉爾油價(Urals Oil Price),但這個油價不是可以即時有市場價格看到,因此不是專門研究俄羅斯原油市場的人士,會簡單以布蘭特來推算俄國原油的價格。
打錯了的油價戰
技術上WTI變負數,不直接影響俄羅斯原油,但間接上對俄羅斯石油工業一定有影響,又或者是反映了全球石油產業的問題。始終,WTI運作被干擾,根本原因是全球瘟疫重挫世界經濟,石油跟其他大部份貨品和服務一樣,需求在一段時間內都面對摧殘,俄羅斯的原油也並不例外。
事實上,上週、亦即WTI下瀉之前,當時已傳出烏拉爾油價已跌至每桶10美元左右,較WTI和布蘭特油價還要低,本星期傳出跌8美元左右。
俄羅斯經濟和庫房都高度依賴石油收益,出口仍有大概三分之二來自售賣石油,石油跌至賤價,一定影響國內經濟。盧布昨天跌了3%左右,跌至1美元兌77盧布左右,反映外界擔心俄羅斯經濟受影響。
俄羅斯現時抵禦低油價衝擊的能力確實較幾年前高,因為財金官員近年厲行節約,假設油價在較低水平來制訂預算,這幾年實際油價都較官員假設的為高,多出來的收益撥入基金,積穀防飢,這筆儲備較幾年前多了很多。
這解釋了普京在3月時為何敢跟沙地阿拉伯打石油減價戰,不達成減產托市協議,因為油價長期處於低水平,俄羅斯仍能挨一段時間,俄羅斯希望借低油價來迫走美國的頁岩油。
不過,普京沒想到沙地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大幅增產。即使兩國4月中已同意減產,但近日仍傳出,沙地私下仍未放手,5月的價格單繼續減價(產油商會每月向客人開出價格單,會計及運輸等成本,不同客人有不同價格單),而且專攻俄羅斯石油的兩大市場——歐洲和東亞,顯然想打擊俄羅斯石油。
俄羅斯官員3月揚言他們抵受低油價的能力提高了,但當時的假設仍只是略低於30美元,而不是目前的20美元以下,甚至單位數。如果今年全年都處於這個水平的話,俄羅斯會很難受的。顯然,普京開打油市割價戰的算盤計錯了。
抬高民望大計受阻
而且,現在也不到產油國控制油價了,油價能否反彈,最終要看疫情何時結束,以及整體經濟在瘟疫後如何恢復,產油國再減產也無補於事,而就算減產成功托高價格,對俄羅斯也沒有用,因為要成功推高價格的話,一定要大幅減產,少了的銷量會抵銷價格反彈,最終俄羅斯的石油收益還是會大跌。
這就亂了普京的盤算了。受到退休金改革影響,普京及政府的民望近年低迷,他今年1月換掉總理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就是想借改組內閣來重振民望,而普京同時也計劃推出巨額投資大計,當中包括增加福利、教育、醫療等民生開支,來重拾國民支持,繼而確保修憲公投高票通過。
修憲固然已因疫情而不能如期本月舉行,原本用來顯示國威的二戰勝利75週年閱兵也因疫情要押後。油價低迷,或者未至於令俄羅斯短期內破產,但就令普京改善民生的藍圖受阻。普京短期內因此倒台的風險不高,但要國民踴躍出來投票支持修憲,就十分困難,這會打擊普京希望永續執政、以至名留俄國青史的計劃。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