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星期二晚的電視辯論說出「俄亥俄州春田市的海地移民正在吃貓、吃狗、吃當地人的寵物」謠言,令春田的海地移民進一步由一個小鎮的市政問題變成全美甚至全球知名的國政議題,無端變成美國移民政策爭議的象徵。
臺灣星期三(1日)宣佈向全球捐出1000萬個口罩,當中700萬個給歐洲,當中560萬個捐給歐盟國家,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昨天在Twitter就此感謝臺灣,而臺灣總統蔡英文也在Twitter轉推這則帖文,並感謝馮德萊恩的美言。
Twitter政治
歐委會主席公開提及臺灣,應該是第一次,或至少是十分罕見。臺灣跟歐洲有一定程度的經貿文化往來,但不算重要,數字不高,不會出動到歐委會主席談論;而臺灣捲入地緣政治危機時,例如兩岸關係緊張,歐委會只由外交高級代表評論,即使去年香港局勢這麼緊張,歐盟及其成員國十分注視,但歐盟都是由當時的外交高級代表莫姬莉妮(Federica Mogherini)評論,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沒有出聲。所以,馮德萊恩公開談論臺灣,是歐臺/歐中關係的重要事件。
蔡英文在Twitter轉推並感謝馮德萊恩替臺灣「說好話」,又有另一重意義。這看似是「網友」、「推友」之間的普通互動,但不要忘記,這兩個人不是一般「網友」,而是兩個政府的首長,而且歐盟及其全部成員國都不承認臺灣是獨立國家,馮德萊恩不能訪臺會晤蔡英文,蔡英文亦不能訪歐拜訪馮德萊恩,兩人在Twitter的互動,某程度上已算兩人已經「會晤」,蔡英文已「訪問」了跟臺灣沒有邦交的地方。
道理跟川普當選後,接了蔡英文的祝賀電話一樣,這通電話某程度上已算是一個候任美國總統與臺灣總統的「官式會晤」,亦因此惹怒北京。當然,馮蔡Twitter互動的「官式」程度遠較「川蔡電話」低很多,因為馮德萊恩的Tweet是沒有tag到蔡英文或任何臺灣政府機構的帳戶,反倒是蔡英文的回推tag了馮德萊恩,而且馮德萊恩亦沒有再回覆蔡英文。所以,中國很難向歐盟大興問罪之師,只能當看不到就算,但這不代表這次Twitter互動毫無含義,真的純粹是「兩個阿嬸」在玩Twitter。
很多人在川普不斷用Twitter作出重要公佈後,發現Tweet的「官方」、「政治」功能,可能受川普的影響(包括中國外交官),以為Twitter只是用來謾罵對手,或是張貼稱讚自己的內容,但我在2015年已寫過兩篇文章,講述歐洲政客在Twitter發表評論來影響國際輿論,甚至跟其他政客互動,例如試過瑞典外相在Twitter表示邀請英國外相來訪,英國外訪回推說「好呀,就8月底見」,瑞典外相再回覆說「就這麼決定」。可見在歐洲,Twitter是有政界,或國與國之間建立關係網絡的功能,亦因此我為何說「馮蔡tweet」是有一定外交含義。
借臺壓中
當然,這不代表歐盟或有歐盟成員國短期內會承認臺灣,甚至連支持臺灣重新參與世衛都未必做到。歐盟更多是「借臺壓中保歐」,借臺灣的捐贈來淡化中國口罩的重要性。
即使近日不斷有中國「黑心口罩」、「黑心試劑」的新聞,而中國很多供歐保護物資都只是正常商業交易,但無可否認,中國也有向歐洲捐贈了一些物資,中國是有協助歐洲的。既然有人捐贈,甚至有人售賣,歐盟及歐洲國家無理由不接收,道義上亦要感謝對方,否則很不大方。不過,同時亦無可否認,中國把這批捐贈的作用、道德無限放大,說到自己好像是全球救世主,例如說什麼有意大利人在家播放中國國歌、鼓掌感謝中國,實在太誇張,對歐洲來說,也就要被迫同時把中國在這次疫情、甚至這些物資的缺失也無限放大,以作平衡。
更甚的是,有人借「感激中國」指桑罵槐,抨擊歐盟和法國、德國等歐洲大國,中國甚至病毒源頭在意大利的說法。這些批評不一定全來自中國,例如意大利和塞爾維亞政府都有借感謝中國來對比歐盟及歐洲大國當初對他們見死不救,甚至截斷向他們的保護物資出口。
歐盟不能接受這個情況出現,在中國有「大外宣」宣揚中國在疫情的作用下,歐盟也推出他們的「大外宣」,不斷透過聲明、Twitter發帖、做圖、拍影片等手段,來強調歐盟和很多歐盟成員國已在協助應付疫情感到吃力的成員國,特別是意大利和西班牙。馮德萊恩通常在Twitter以德、法、英三語,就同一訊息各發一推文,但她近日談論疫情時,加入了意文和西文版,向意西兩國作宣傳。
不過,歐盟不能跟中國完全反面。在這次疫情上,美國對待歐洲更差,例如有傳美國想收購一間德國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這間公司被視為全球最有能力最快研發到武肺疫苗,另外近日又有傳有美國公司在上海的機場高價「搶走」了原本運往法國的口罩,所以歐洲對美國也心裏有氣。
歐洲不是美國,沒有政經軍事實力同時跟其個強國爭拗,歐洲領袖亦不是川普,他們做不到今天罵你、明天跟做朋友,或是一邊稱對方是朋友、很欣賞對方,但同時跟你打關稅戰。所以,歐盟要跟中國保持一定的關係。
歐盟在這場疫情如何跟中國打交道方面,其實延續了去年逐步改變了的對華政策,即中國既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在整體國際格局上,歐盟和中國都支持現有的多邊主義,反對川普的單邊主義,這個原則在疫情也同樣應用,歐盟強調跟中國合作,疫情是全球問題,要全球協商,不能單靠各國各自行動;但同時亦在提防中國。
例如馮德萊恩拍短片,感謝中國捐贈物資時,她的說法是「年初中國疫情嚴峻時,歐洲向中國捐了物資,提供協助,現在輪到中國向我們捐物資了(大意)」,潛台詞是「中國向歐洲報恩」。法國官員在這段影片公開前一、兩天,談及將向中國接收/購買物資時,都採取同一說法,顯見這個說法是幾個歐盟大國私下訂好的立場。
所以,沖淡「中國救世界」論調是歐盟/歐盟主要國家的主要立場,之後任何國家、國際組織向歐洲提供協助,歐盟都會高調感謝,一方面是禮貌,另一方面是對沖中國。現在臺灣來了,那就借臺灣壓中國。
之前相關文章:
2015年7月17日文章 / 部長Twitter談政事
2015年7月20日文章 / 部長Twitter搞外交
Twitter政治
歐委會主席公開提及臺灣,應該是第一次,或至少是十分罕見。臺灣跟歐洲有一定程度的經貿文化往來,但不算重要,數字不高,不會出動到歐委會主席談論;而臺灣捲入地緣政治危機時,例如兩岸關係緊張,歐委會只由外交高級代表評論,即使去年香港局勢這麼緊張,歐盟及其成員國十分注視,但歐盟都是由當時的外交高級代表莫姬莉妮(Federica Mogherini)評論,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沒有出聲。所以,馮德萊恩公開談論臺灣,是歐臺/歐中關係的重要事件。
蔡英文在Twitter轉推並感謝馮德萊恩替臺灣「說好話」,又有另一重意義。這看似是「網友」、「推友」之間的普通互動,但不要忘記,這兩個人不是一般「網友」,而是兩個政府的首長,而且歐盟及其全部成員國都不承認臺灣是獨立國家,馮德萊恩不能訪臺會晤蔡英文,蔡英文亦不能訪歐拜訪馮德萊恩,兩人在Twitter的互動,某程度上已算兩人已經「會晤」,蔡英文已「訪問」了跟臺灣沒有邦交的地方。
道理跟川普當選後,接了蔡英文的祝賀電話一樣,這通電話某程度上已算是一個候任美國總統與臺灣總統的「官式會晤」,亦因此惹怒北京。當然,馮蔡Twitter互動的「官式」程度遠較「川蔡電話」低很多,因為馮德萊恩的Tweet是沒有tag到蔡英文或任何臺灣政府機構的帳戶,反倒是蔡英文的回推tag了馮德萊恩,而且馮德萊恩亦沒有再回覆蔡英文。所以,中國很難向歐盟大興問罪之師,只能當看不到就算,但這不代表這次Twitter互動毫無含義,真的純粹是「兩個阿嬸」在玩Twitter。
很多人在川普不斷用Twitter作出重要公佈後,發現Tweet的「官方」、「政治」功能,可能受川普的影響(包括中國外交官),以為Twitter只是用來謾罵對手,或是張貼稱讚自己的內容,但我在2015年已寫過兩篇文章,講述歐洲政客在Twitter發表評論來影響國際輿論,甚至跟其他政客互動,例如試過瑞典外相在Twitter表示邀請英國外相來訪,英國外訪回推說「好呀,就8月底見」,瑞典外相再回覆說「就這麼決定」。可見在歐洲,Twitter是有政界,或國與國之間建立關係網絡的功能,亦因此我為何說「馮蔡tweet」是有一定外交含義。
借臺壓中
當然,這不代表歐盟或有歐盟成員國短期內會承認臺灣,甚至連支持臺灣重新參與世衛都未必做到。歐盟更多是「借臺壓中保歐」,借臺灣的捐贈來淡化中國口罩的重要性。
即使近日不斷有中國「黑心口罩」、「黑心試劑」的新聞,而中國很多供歐保護物資都只是正常商業交易,但無可否認,中國也有向歐洲捐贈了一些物資,中國是有協助歐洲的。既然有人捐贈,甚至有人售賣,歐盟及歐洲國家無理由不接收,道義上亦要感謝對方,否則很不大方。不過,同時亦無可否認,中國把這批捐贈的作用、道德無限放大,說到自己好像是全球救世主,例如說什麼有意大利人在家播放中國國歌、鼓掌感謝中國,實在太誇張,對歐洲來說,也就要被迫同時把中國在這次疫情、甚至這些物資的缺失也無限放大,以作平衡。
更甚的是,有人借「感激中國」指桑罵槐,抨擊歐盟和法國、德國等歐洲大國,中國甚至病毒源頭在意大利的說法。這些批評不一定全來自中國,例如意大利和塞爾維亞政府都有借感謝中國來對比歐盟及歐洲大國當初對他們見死不救,甚至截斷向他們的保護物資出口。
歐盟不能接受這個情況出現,在中國有「大外宣」宣揚中國在疫情的作用下,歐盟也推出他們的「大外宣」,不斷透過聲明、Twitter發帖、做圖、拍影片等手段,來強調歐盟和很多歐盟成員國已在協助應付疫情感到吃力的成員國,特別是意大利和西班牙。馮德萊恩通常在Twitter以德、法、英三語,就同一訊息各發一推文,但她近日談論疫情時,加入了意文和西文版,向意西兩國作宣傳。
不過,歐盟不能跟中國完全反面。在這次疫情上,美國對待歐洲更差,例如有傳美國想收購一間德國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這間公司被視為全球最有能力最快研發到武肺疫苗,另外近日又有傳有美國公司在上海的機場高價「搶走」了原本運往法國的口罩,所以歐洲對美國也心裏有氣。
歐洲不是美國,沒有政經軍事實力同時跟其個強國爭拗,歐洲領袖亦不是川普,他們做不到今天罵你、明天跟做朋友,或是一邊稱對方是朋友、很欣賞對方,但同時跟你打關稅戰。所以,歐盟要跟中國保持一定的關係。
歐盟在這場疫情如何跟中國打交道方面,其實延續了去年逐步改變了的對華政策,即中國既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在整體國際格局上,歐盟和中國都支持現有的多邊主義,反對川普的單邊主義,這個原則在疫情也同樣應用,歐盟強調跟中國合作,疫情是全球問題,要全球協商,不能單靠各國各自行動;但同時亦在提防中國。
例如馮德萊恩拍短片,感謝中國捐贈物資時,她的說法是「年初中國疫情嚴峻時,歐洲向中國捐了物資,提供協助,現在輪到中國向我們捐物資了(大意)」,潛台詞是「中國向歐洲報恩」。法國官員在這段影片公開前一、兩天,談及將向中國接收/購買物資時,都採取同一說法,顯見這個說法是幾個歐盟大國私下訂好的立場。
所以,沖淡「中國救世界」論調是歐盟/歐盟主要國家的主要立場,之後任何國家、國際組織向歐洲提供協助,歐盟都會高調感謝,一方面是禮貌,另一方面是對沖中國。現在臺灣來了,那就借臺灣壓中國。
之前相關文章:
2015年7月17日文章 / 部長Twitter談政事
2015年7月20日文章 / 部長Twitter搞外交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