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捷克證吳釗燮下週來訪 中國促歐勿接觸「台獨勢力」

捷克外長 Jan Lipavsky 週五證實路透的報導 ,台灣外長吳釗燮下週將訪問捷克,到布拉格出席一個安全論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警告歐洲各國,不要接觸「台獨勢力」 。

英國申請入CPTPP 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利益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Liz Truss,文首照片來自英國政府)星期日(31日)已預告,英國今天(1日)正式申請加入亞太自由貿易區CPTPP。對於英國來說,CPTPP這個貿易協議,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利益。

CPTPP是TPP的延續,當川普政府決定退出由前朝奧巴馬促成的TPP後,餘下國家便另行簽訂CPTPP,大致上跟TPP一樣,只把當中美國反對加入或堅持加入的條款補充或剔走。

現時CPTPP有11個成員國,包括: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墨西哥、智利和秘魯。

CPTPP對英國的直接經貿得益基本上是零,尤其是在短期而言。

英國是跟這些國家有貿易和投資的,幾億英鎊的經濟刺激,或是因此而受益的英國企業,一定會有,但刺激經濟的規模很小。由於距離關係,英國很難大幅開拓跟CPTPP成員的經貿,要彌補脫歐帶來的損失,更是無可能。

不過,外交上,英國需要採取這個動作。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美國拜登政府也在考慮加入CPTPP,作為恢復多邊主義外交及加強在印太地區部署的戰略。如果英國已在CPTPP,這意味英國不一定要跟美國進行雙邊貿易談判,也可以達成英美自由貿易協議。而英美之間有自貿狀態,對英國經濟有很大作用,隨時真的能抵銷退出歐洲關稅區的影響。

特別是拜登政府較親歐盟,對於已脫歐的英國,興趣一般,對美英雙邊貿易談判未必上心。因此,英國可以利用CPTPP,令英國有兩個途徑來達成英美自貿,而且在CPTPP平台上,拜登可能會放下英國脫歐的問題。

二、英國需要顯示,沒了歐盟,英國擁有自由簽署FTA,因此急須找些FTA來簽。

這些FTA有沒有重大經濟利益,並不重要,只要不是對英國有害,或者明明可以爭得更多利益,對方卻仍未讓步,簽署又何妨?

三、英國脫歐後的外交戰略是「環球英國」,要顯示出英國離開歐盟,不是在國際事務上變得內向孤立,而是要在國際舞台更活躍。

英國不跟歐盟在一起,又不想被視為純粹美國的跟班,那麼,英國要在其他地方找些盟友結盟,最合理的地方是亞洲。

英國今年將會派出航空母艦在亞洲游弋,又或者向持有BNO的香港人放寬居英簽證,都是加強參與亞洲事務的戰略的一部份。BNO簽證當然也配合英國吸納人才和資金的方針,但在大形勢下,加強英港關係,是英國脫歐之後必然會做的事。

香港局勢在英國脫歐期間急速轉差,純粹巧合,令英國對港方針的做法不同了。如果仍是三、四年前的香港,英國可能是以透過香港來加強英中關係的姿態,來加強英港關係,而非以目前跟北京針鋒相對的姿態進行,但整體方向仍然是利用自己跟香港180年的關係,作為參與亞洲事務跳板。

在貿易方面,英國加入CPTPP,那些成員國不純粹是她的貿易夥伴,也將會是在全球貿易治理的討論中,成為英國的盟友,這些國家會形成一個陣營,可跟美國、中國和歐盟分庭抗禮,讓英國在全球貿易中保持影響力。


延伸閱讀:BBC / UK wants to join the club - but what is the CPTPP?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郵》ABC:烏反攻已開始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8日下午4時23分】 至少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美國電視台ABC在烏克蘭時間週四下午都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烏克蘭已經展開反攻行動,率先開始攻勢的的地點似乎是東南部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地區。

英使館貼8964人民日報頭版 微博20分鐘內刪除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6月4日下午4時35分,更新於5日上午4時20分】   英國駐中大使館星期日「天安門屠殺」34週年在Twitter賬號表示 ,他們當天在微博張貼了有關悼念「六四」的消息,附上《人民日報》1989年6月4日的頭版,但微博在20分鐘內就將帖文刪除,形容微博把「來自黨內最權威的新聞機構在屠殺當天的新聞報道」審查了。

烏軍大反攻?俄稱阻截頓涅茨克大攻勢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5日上午10時18分,更新於下午7時26分】 俄羅斯國防部週一凌晨表示,他們在前一天星期日成功在頓涅茨克(Donetsk)南部抗擊了烏克蘭軍的大規模攻勢 。這令人關注烏克蘭是否已開始大反攻。

北溪被炸前3個月 華郵:CIA已知烏策劃此事

去年9月底北溪(Nord Stream)的1號和2號北海水底天然氣管道都遭破壞, 《華盛頓郵報》週二獨家報導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去年6月、即破壞前超過3個月,已經知道烏克蘭特別部隊組成了一個6人小組,準備進行這項行動。

數據輸入Excel失誤 奧社民黨講錯新黨魁當選者

奧地利在野社民黨(SPOe)發生令人嘆為觀止的錯誤。他們近日改選黨魁, 上週六在黨大會宣佈由 Hans Peter Doskozil 勝出,但週一改稱他的對手 Andreas Babler 才是新領袖,理由是工作人員把點票資料輸入 Excel 試算表時出錯,把二人的數據調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