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捷克證吳釗燮下週來訪 中國促歐勿接觸「台獨勢力」

捷克外長 Jan Lipavsky 週五證實路透的報導 ,台灣外長吳釗燮下週將訪問捷克,到布拉格出席一個安全論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警告歐洲各國,不要接觸「台獨勢力」 。

拘捕人數再破紀錄 俄捕逾5000示威者

俄羅斯昨天(31日)連續第二個週末有全國反政府大示威,也連續第二個週末拘捕示威人數破紀錄,達到5000人以上,當中包括被拘留反對派人士納凡尼(Alexei Navalny)的妻子,但她當天已獲釋。在前一個週末,被捕示威者人數達3000。

這一輪示威其中一個特點,是範圍十分廣泛,由最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威),到兩大城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差不多全國城市都有反對普京(Vladimir Putin)的示威。對上一次面積如此廣泛的反政府示威,應該要數到2011年了。

BBC的記者稱,這次示威的人數較前一週減少了。這個觀察應該只局限兩個大城市,但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是出盡吃奶的力阻止居民前往示威地點。

在莫斯科,當局不斷關閉地鐵站,示威者便跟當局玩野貓式示威,不斷改變集會地點。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示威人數已算不少。

而且,其他城市,例如葉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亞等城市,示威人數據報增加了。還不要忘記,俄羅斯大部份地方目前氣溫低至零下二、三十度,再加上前一週示威中,一些被捕人士未獲釋,因此在第二週仍有這個規模的示威,仍然龐大。

拘捕最多示威人士的城市是莫斯科,拘捕了過千。在部份城市,差不多全部上街集會的人都被捕。

當局這次對付示威的手段也強硬了。未開始示威前便開始作出拘捕,在示威期間使用的武力也升級,包括使用催淚彈、電擊槍等,在聖彼得堡,警察更一度以實彈瞄向示威者。

觸發這一輪示威的導火線,是當局拘捕了由德國回國的納凡尼,以他違反了當年挪用公款罪緩刑條款為由,再次拘捕他,至今仍未釋放。

不過,不少示威者都說,他們並非納凡尼的忠實支持者,上街只是對政府不滿。

過去一週,俄羅斯反政府圈子多了一個話題,那就是普京是否在黑海擁有一座價值10億美元的豪華宮殿。政府已經否認,也有親政府的富豪出來聲稱那座別墅是他擁有的。納凡尼的陣營近日發放了該「普京宮殿」的網上影片,觀看人數已超過1億。


之前相關文章:

納凡尼回俄即被捕 歌迷機場搞局

2020統一投票地選 普京力保不失

普京(政權)開始害怕?反對派選前被落毒

伯力示威矛頭漸指向普京


相關報導:BBC英文

【文首影片截圖來自BBC俄文新聞網站】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郵》ABC:烏反攻已開始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8日下午4時23分】 至少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美國電視台ABC在烏克蘭時間週四下午都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烏克蘭已經展開反攻行動,率先開始攻勢的的地點似乎是東南部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地區。

英使館貼8964人民日報頭版 微博20分鐘內刪除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6月4日下午4時35分,更新於5日上午4時20分】   英國駐中大使館星期日「天安門屠殺」34週年在Twitter賬號表示 ,他們當天在微博張貼了有關悼念「六四」的消息,附上《人民日報》1989年6月4日的頭版,但微博在20分鐘內就將帖文刪除,形容微博把「來自黨內最權威的新聞機構在屠殺當天的新聞報道」審查了。

烏軍大反攻?俄稱阻截頓涅茨克大攻勢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5日上午10時18分,更新於下午7時26分】 俄羅斯國防部週一凌晨表示,他們在前一天星期日成功在頓涅茨克(Donetsk)南部抗擊了烏克蘭軍的大規模攻勢 。這令人關注烏克蘭是否已開始大反攻。

北溪被炸前3個月 華郵:CIA已知烏策劃此事

去年9月底北溪(Nord Stream)的1號和2號北海水底天然氣管道都遭破壞, 《華盛頓郵報》週二獨家報導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去年6月、即破壞前超過3個月,已經知道烏克蘭特別部隊組成了一個6人小組,準備進行這項行動。

數據輸入Excel失誤 奧社民黨講錯新黨魁當選者

奧地利在野社民黨(SPOe)發生令人嘆為觀止的錯誤。他們近日改選黨魁, 上週六在黨大會宣佈由 Hans Peter Doskozil 勝出,但週一改稱他的對手 Andreas Babler 才是新領袖,理由是工作人員把點票資料輸入 Excel 試算表時出錯,把二人的數據調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