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紐約水災】洪水湧入地庫地鐵 中央公園海獅游出水池

美國紐約市週五嚴重水災 ,多處街道在早上繁忙時間開始水浸,積水湧入大廈地庫和地鐵,多條地鐵和火車線癱瘓,甘迺迪機場航班也受影響,州長 Kathy Hochul 和市長 Eric Adams 都發出緊急狀態,呼籲居民盡量留在室內或其他安全地方。 由週五凌晨起截至中午,布魯克林多處地點半天內降雨約170毫米,至少一個地點一小時降雨60毫米。 甘迺迪機場所在地區降雨150毫米,打破1960年颶風當娜(Donna)吹襲時的紀錄。 紐約地區另一個機場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早上一度全部航班暫停升降,之後恢復服務,也有大量航班延誤,因為飛機加油地點水浸。其中一個客運大樓也水浸。 基本上全部地鐵線服務都受影響,部份路段暫停行駛,部份需要改道,有些地鐵線延誤,服務紐約都會地區北部的都會北(Metro-North)通勤火車3條線全部停駛。巴士服務也大受影響。 文首截圖是當地居民 Phuong Van Huynh 上載影片,地點是布魯克林 4th Avenue,顯示街上積水出現旋渦,水深至汽車輪軚,有單車近乎被積掩蓋。 雖然當局發出緊急狀態,但大部份學校如常開放,居民照樣上班和上學,但他們不知道下課和下班時如何回家。 在中央公園,一隻海獅一度游出水池,探索水池以外的地方: 上面截圖,突出石頭的四周是水池,但近一點的木門和遠一點的玻璃上蓋已不是水池部份,截圖可看到一隻海獅在玻璃上蓋的下面。 中央公園說,園方職員一直監察這隻海獅,中午過後,公園水退,海獅也游回水池。 這是紐約2年來最嚴重的水災,2021年颶風艾達(Ida)趨向美國東北,殘餘雨帶為紐約帶來水災,由於洪水湧入地庫,當時水災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暫時未有紐約水災傷亡報告,但居民猶有餘悸,擔心水淹地庫造成死亡的悲劇重演。 水災後才見記者  市長被批反應遲緩 市長 Adams 再被抨擊反應遲緩 ,即使氣象部門週四上午已警告大雨將至,他遲至週五上午11時才首度就水災發表聲明。 相對之下,紐約州州長 Hochul 最遲週四晚已召開記者會,呼籲居民小心水災,交通官員也向傳媒講述公共交通應變計劃。 Adams週四晚仍出席派對,那是他慶祝自己63歲生日兼政治籌款晚宴。 3個多月前,當加拿大山火煙霧飄至紐約,Adams也被抨擊煙霧來到才向記者講解問題,沒有事前提醒居民留意。 有紐約市議員批評,市政府沒有汲取「艾達」水災的教訓。 ===

歐盟擬放寬企業調派香港人往歐洲

歐盟27國外長星期一開會,討論了多項議題,包括香港局勢。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柏瑞爾(Josep Borrell,文首影片截圖來自歐盟官網)和瑞典外相林德(Ann Linde)都透露,會上討論了進一步用來處理香港局勢再惡化的措施,而《華爾街日報》引述一份歐盟上週內部傳閱的文件,指出歐盟草擬了下一輪措施,包括放寬跨國企業可把香港居民調往歐洲的能力。

擬設平台諮詢港公民組織
根據《華日》,文件提出的措施還包括:
* 快速增加跟香港民主派社運人士接觸,包括邀請主要領袖在布魯塞爾歐盟機關會談
* 建立諮詢香港公民社會組織的平台,以協調歐洲各國應對香港局勢的行動,主要是為了保障歐盟在香港的大量經濟及金融利益
* 協調歐盟成員國跟其他民主國家的香港局勢回應行動,聯合向北京和香港當局作出勸說,並在G7、聯合國等平台,跟這些國家一同就香港問題發表聯合立場
* 向美國提出,在新建立的歐美討論中國議題的雙邊對話平台,討論香港
* 全歐盟暫停跟香港的引渡協議
* 考慮派出人權特別代表赴港

瑞典外相林德在外長會議後,於Twitter表示,香港的民主和人權空間持續縮窄,外長會議上,對擁有團結的歐盟對港政策和採取進一行動,有廣泛支持,將繼續討論進一步措施,她認為應討論可能的限制措施。

柏瑞爾:歐中投資協定跟香港問題分歧可並存
柏瑞爾在記者會上則說,部份內容跟《華日》提及的內部文件頗相似,只是沒有說得這麼多細節而已。

他說,歐盟對港有短期和長期措施,即時措施包括加強支持公民社會(即《華日》提到的加強接觸香港民間人士)、加強跟有相似意見的夥伴協調,以及繼續向中國表達歐盟關注香港狀況。

柏瑞爾又說,27國外長同意了情況一旦惡化時的措施,並列出可能會啟動歐盟採取新措施的「紅線」,包括改變香港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的方法,以及進一步削弱司法獨立。

他提到,27國外長也檢討了,香港情況不斷惡化下,對歐中整體關係有何影響,有關討論會持續。

但在回應記者提問時,柏瑞爾主動提到歐中投資協定,指出投資協定跟就香港局勢採取行動,兩者可同時進行,簽了協定後,歐盟仍可繼續向中國提出香港、新疆等人權問題。

聯合其他盟友——E3模式漸現?
有關歐盟協調夥伴國的香港問題回應,這可能會逐漸變成我去年所說的「E3模式」

在伊朗核談判中,伊朗跟6個強國交手,但大部份實務談判中,由歐盟外交高級代表跟伊朗外長談判。要看上述歐盟文件的建議,會否變成「E3模式」。

但我去年談到「E3」,只是指協調德國、法國及已非歐盟成員的英國,而歐盟現時的建議是同時代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暫時看不到美國會容許/有需要歐盟在香港問題代表自己。

歐版《馬格尼茨基法》  俄國開齋
歐洲議會去年6月通過香港問題議案,提出多項要求,近期又提出新的香港議案,要求制裁林鄭月娥。歐盟官員私下一直說,有可能動用新通過的「歐盟版《馬格尼茨基法》(The Magnitsky Act)」,制裁香港及大陸官員。

不過,俄羅斯為這條法案作出「零的突破」,27國外長在會議上同意,首度引用這法例,用來回應納凡尼(Alexei Navalny)被囚一事,向須為納凡尼問題負責的人採取制裁。

柏瑞爾將撰寫制裁名單,然後交給成員國審議和通過,希望一週內完成。

除了自己27國的會議,各外長也首度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進行視像會議,雙方同意深化歐美雙邊關係,並要聯手領導捍衛全球民主的工作,以及處理疫情、經濟復甦和氣候變化。

各外長也討論了中國和俄國的挑戰,伊朗、烏克蘭等其他國際議題,以及歐美的安全和防衛合作。

相關Patreon文章: 歐盟擬就香港推出更多措施的外交意義

其他之前相關文章:歐盟設「共同工具箱」應對港局勢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1晚3襲擊殺3人 瑞典擬召軍隊對付黑幫

瑞典週三晚發生3宗槍擊或爆炸襲擊,合共造成3人死亡,9月已有11人死於槍擊案,是瑞典4年來最血腥的一個月, 首相 Ulf Kristersson 週四晚向全國發表演說,表示已傳召軍隊總指揮和警察署長 ,三人將開會商討對策,包括軍隊如何協助警察維持治安。

9天內第2次 德取締極右組織Artgemeinschaft

德國週三早上宣佈取締極右組織 Artgemeinschaft ,指控這個組織向兒童灌輸納粹思想,當局凌晨開始在全國12個州進行搜捕行動。

15歲兒子毆打囚犯 卡德羅夫倍感自豪

車臣領袖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週一在自己的Telegram帳戶上載影片,證實他的15歲兒子 Adam 曾拳打腳踢一名因焚燒《古蘭經》而正被拘禁的囚犯 ,大讚兒子做了對的事情,他為愛兒感到自豪,又說那名囚犯是人渣、叛徒,人渣就是要打。

2個月前棄辦英聯邦 維州州長突辭職

澳洲維多利亞州州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週二突然宣佈辭職 ,翌日週三下午5時生效,他所屬的工黨將在週三中午選出新領袖,接任州長一職。

黎智英子日內瓦籲釋父親 中國:黎已釘在背叛祖國和人民的恥辱柱

路透報導 :英國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會期間,週三在這個場合舉行香港傳媒自由活動,呼籲國際關香港傳媒自由問題,尤其聚焦被拘禁3年的黎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