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季節又到, 2023年醫學獎頒給2名發展出 mRNA (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的科學家,他們是美國學者 Drew Weissman 【照片右】和匈牙利學者 Katalin Kariko 【照片左】 。 評審委員會說,二人發現核苷(nucleoside)修飾,這是 mRNA 得以出現的關鍵技術,COVID19疫苗顯示,mRNA 有助疫苗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研發成功,協助世界應付現代其中一場最嚴重的人類健康威脅。 Kariko 1955年生於匈牙利,截至80年代中前在匈牙利就學和從事研究,之後到了美國的大學工作至今,包括1989年至2013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2013年跳槽至德國企業 BioNTech,2022年從公司離職,2021年起至今同時擔任匈牙利 Szeged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Weissman 1959年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大學畢業,199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建立其研究團隊,因此跟 Kariko 做過同事,目前仍在賓大醫學院擔任教授,專門教授和研究疫苗。 二人2021年已獲頒「美國諾貝爾」的 Lasker 醫學獎 ,當時賓大發表聲明恭賀二人時說,他們在2005年發表的論文極具開創性,顯示之前多次研究令人失望的 mRNA 技術可以成為真,為這個範疇注入希望。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週二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特別的是,他在Twitter帳戶發佈這項消息時,分別用了法文、英文和簡體字發出推文,強調他和習二人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共同目標是停火,並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他在最後一則推文說,習近平稱希望深化和平衡中法關係,法國同意這一點,並將與中國共同努力,在航空航天和民用核能上走得更遠。
根據中方聲明,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有關各方應該支持俄烏通過談判恢復和平,習近平強調,中方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支持歐洲國家將歐洲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特別警惕形成集團對抗,對全球安全穩定造成更大更持久的威脅。
中方聲明稱,馬克龍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法方同中方擁有很多共識,法方願同中方在雙邊和多邊層面開展更加緊密的協調合作,法國和歐盟堅持獨立自主戰略,不贊成也不會參加集團對抗。
愛麗舍宮發出的官方聲明,還有其他內容。有關中國COVID19疫情方面,馬克龍對疫情近日蔓延中國多省市,表達了法國的聲援,並呼籲中國政府考慮法國僑民的擔憂,尤其是確保前往法國的航班繼續運作、准許僑民前往機場,並保護孩童利益,避免將其與父母分開。
馬克龍也以歐盟輪值主席國身份表示,有必要朝著實現更大對等互惠的方向,促進歐中關系再平衡。他歡迎中方批准了國際勞工組織(ILO)有關打擊強迫勞動的兩項公約,自即日起,上述公約應在整個中國境內得到全面落實,尤其是在新疆。他重申,法國希望中方取消針對立陶宛實施的制裁。
同日Patreon文章<北愛若脫英 統一派造成>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