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德重申互相協防 深化德英法三國軍事合作 研設倫敦直通柏林火車服務

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照片左)上任後首度訪英,他星期四在倫敦肯辛頓的維多利亞和亞厘畢博物館(英語: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跟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照片右)簽署《英德友好及雙邊合作條約》,是兩國二戰結束後首次簽署這類協議。

最簡單方式續掌大權:留任總統

【本文在莫斯科時間下午4時20分更新了】

俄羅斯杜馬今天稍後將就修憲草案進行二讀,通過後,修憲內容大抵確定,留待4月22日全民公投通過作實。由1月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啟動修憲工作至今兩個月,傳過不少可讓他本屆任期2024年結束後續掌大權的方案,結果來到今天修憲衝刺階段,揭盅的答案原來是:繞過或廢除目前總統任期限制,讓普京可做總統至2036年83歲。

主流俄媒塔斯社和獨立俄媒 Meduza 都報導,有執政黨杜馬議員提出,廢除憲法中總統只能連續擔任兩屆的限制,方法仍未確定,可能是以憲法已修改為由,普京已連續擔任總統任期的計法歸零,任期限制不適用於普京這兩屆任期,亦可能是乾脆把憲法中的任期限制廢除。這名議員的解釋是,既然大家都想普京留任下去,為什麼要自製法律阻礙來阻止這個情況發生?

普京下午罕有地親往杜馬,跟議員會面,討論修憲工作。他在會面後表示,他反對撤銷總統任期限制,但亦可以接受把他已連任兩屆總統的任期在修憲後撤銷,從零開始計算。不過,他要在憲法法院確定「任期歸零」符合憲法精神,才正式支持這項修憲。

這意味,普京應會「永續總統」,之前的「扭扭擰擰」是要營造他是眾望所歸,詢眾要求下他才勉為其難留任總統。

從來沒有人懷疑過普京在2024年後仍會掌有實權,大家只在猜測手段。原本最被盛傳的方法是轉任國務委員會主席,並增加這個委員會的實權,因為修憲內容包括把這個委員會正式寫入憲法,提升其地位,而且國務委員會目前是可就任何事務——包括地方政務——提出建議,因此很適合作為「太上皇」。

另一個傳聞的方法是重覆2008-12年的情況,普京轉任總理,找一個傀儡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做總統,就算總統實權大過總理,但梅德韋杰夫也不可能採取打擊普京的措施。原本傳出修憲會把實權由總統轉移至總理和國會,令半總統制變成更像議會制,因此轉任總理也是一個可行方法。

不過,情況在上星期五起開始有變。普京在上星期五至週日期間,兩度表示無意在卸任後擔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因此「太上皇」方案被否決了。

基於原本吹風稱,修憲是把國會和總統的權力提升,因此近乎沒有人會估計普京將選擇留任總統來延續自己的權力。不過,這一、兩天卻傳出,修憲其實會進一步提升總統的權力!暫時仍未知道如何提升總統權力的細節。

【文首照片來自克里姆林宮】

背景閱讀:
1月時的文章: 「後普京年代」部署工作啟動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英法同意「一入一出方案」打擊偷渡 加強協調核震懾力量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週四結束3天訪英國是訪問,臨離開前他跟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就 合作打擊英偷海峽偷渡的問題達成協議,同意採取「一入一出」(one in, one out)方案 ,試驗計劃數週內開始。

開拓美國市場 Ferrero 31億美元收購家樂氏

意大利朱古力生產商 Ferrero(在中國的官方譯名「費列羅集團」) 在美國星期四開市前宣佈,收購美國玉米片公司家樂氏,作價31億美元(242億港元) 。

美聯社:川普事前不知道暫停援烏 WSJ:美計劃再送烏愛國者系統

美國國防部上週二突然宣佈暫停向烏克蘭付運部份武器,總統川普本週一「轉軚」,不單宣佈恢復交付武器,還稱要加碼向烏克蘭給予更多軍火。 美聯社星期二引述消息人士報導 ,川普立場沒有改變,上週的宣佈是國防部私自作出,川普事前也不知情,並私下埋怨國防部未有先跟白宮協調便對外公佈。

【Patreon文章】東南亞先收警告信——川普全球貿易戰略劍指中國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脫歐後首次歐盟國家國是訪問 馬克龍籲法英攜手捍衛國際秩序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星期二展開3天英國國是訪問行程,是17年來首名法國元首國是訪問英國,也是英國脫歐後首次以這個最高規格迎接歐盟國家的領袖,顯示英法兩國急欲修復受到脫歐所破壞的英法以及英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