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證mRNA技術可行 賓大兩學者奪醫學獎

諾貝爾獎季節又到, 2023年醫學獎頒給2名發展出 mRNA (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的科學家,他們是美國學者 Drew Weissman 【照片右】和匈牙利學者 Katalin Kariko 【照片左】 。 評審委員會說,二人發現核苷(nucleoside)修飾,這是 mRNA 得以出現的關鍵技術,COVID19疫苗顯示,mRNA 有助疫苗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研發成功,協助世界應付現代其中一場最嚴重的人類健康威脅。 Kariko 1955年生於匈牙利,截至80年代中前在匈牙利就學和從事研究,之後到了美國的大學工作至今,包括1989年至2013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2013年跳槽至德國企業 BioNTech,2022年從公司離職,2021年起至今同時擔任匈牙利 Szeged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Weissman 1959年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大學畢業,199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建立其研究團隊,因此跟 Kariko 做過同事,目前仍在賓大醫學院擔任教授,專門教授和研究疫苗。 二人2021年已獲頒「美國諾貝爾」的 Lasker 醫學獎 ,當時賓大發表聲明恭賀二人時說,他們在2005年發表的論文極具開創性,顯示之前多次研究令人失望的 mRNA 技術可以成為真,為這個範疇注入希望。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法國徵用全國口罩 列處方藥

武肺確診個案在更多地方出現,令早前在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方出現的口罩搶購潮,蔓延至全球。在法國,政府解決的方法是發出指令,政府徵用全國口罩,並在今天(4日)把口罩列為處方藥。

法國政府發言人今天早上接受電台 France Inter 訪問,被問及她會否為自己及孩子購買口罩時,表示不會,因為不需要,並說「現時大家想買也買不到」,透露政府已指示全國藥房,當局把口罩列為處方藥,亦即除非有醫生處方,證明是有需要使用的病人,或是本身是醫護人員,否則其他人都不能在市面買到口罩。

列作處方藥這個消息,在發言人披露時,大家才知道。但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昨天已在Twitter披露,下令國家徵用全國口罩等必要抗疫物資,這些物資的零售、批發及生產線,都要配合國家政策,即只能提供給醫護人員、有需要的病人、以及會緊密接觸那些病人的人士使用。這條法令生效至5月31日,寫明了哪幾款口罩受這條法令影響。列處方藥應是落實這命令的措施。

另外,政府亦計劃限制口罩及洗手液的售價,打擊趁機抬價的情況。

跟港臺等東亞地方不同,歐洲人不覺得口罩是防止冠狀病毒以及一般流感的有效工具。在歐洲疫情未緊張時,他們覺得有病的話就留在家中,沒病的話就毋須戴上,所以結論是不用戴口罩。

至於現在,歐洲各國的官方防疫建議,普遍以勤洗手為重點,並呼籲咳嗽就要用手等掩口,以及不要隨便用手摸臉,仍認為口罩對防疫無效,如果包括沒病的人都戴口罩,只會令醫護人員沒了這些物資。

在英國,廣告監管機構便禁了兩個口罩機構,認為廣告上稱「口罩可防冠狀病毒」是失實陳述,誤導消息者購買,跟英國官方衛生指引不相符。

【文首為TF1法國電視台影片截圖,有關藥房貼出口罩和洗手液售罄的告示】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1晚3襲擊殺3人 瑞典擬召軍隊對付黑幫

瑞典週三晚發生3宗槍擊或爆炸襲擊,合共造成3人死亡,9月已有11人死於槍擊案,是瑞典4年來最血腥的一個月, 首相 Ulf Kristersson 週四晚向全國發表演說,表示已傳召軍隊總指揮和警察署長 ,三人將開會商討對策,包括軍隊如何協助警察維持治安。

9天內第2次 德取締極右組織Artgemeinschaft

德國週三早上宣佈取締極右組織 Artgemeinschaft ,指控這個組織向兒童灌輸納粹思想,當局凌晨開始在全國12個州進行搜捕行動。

15歲兒子毆打囚犯 卡德羅夫倍感自豪

車臣領袖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週一在自己的Telegram帳戶上載影片,證實他的15歲兒子 Adam 曾拳打腳踢一名因焚燒《古蘭經》而正被拘禁的囚犯 ,大讚兒子做了對的事情,他為愛兒感到自豪,又說那名囚犯是人渣、叛徒,人渣就是要打。

2個月前棄辦英聯邦 維州州長突辭職

澳洲維多利亞州州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週二突然宣佈辭職 ,翌日週三下午5時生效,他所屬的工黨將在週三中午選出新領袖,接任州長一職。

亞族政府2024元旦解散 阿塞拜疆收復納卡逾30年抗爭成功

【文章上載於阿塞拜疆時間週四上午11時55分】 納戈爾諾—卡拉巴克州(Nagorno-Karabakh)的亞美尼亞族政府週四上午宣佈,明年元旦自行解散 ,標誌着阿塞拜疆超過30年光復納卡的鬥爭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