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瘟疫當前,什麼是「必需品」?

歐洲多國為了抗疫都實施了禁足令和關店令,整體上十分相近,但在細節上也有一些分別的。例如,很多國家都下令只有售賣「必需品」的商店才能開門,一般來說,超市、雜貨店、藥房、銀行和郵局都一定列為「必需品」,但也有一些商品是在灰色地帶,是否「必需」,因國而異。


相對來說,法國對關店令特別多豁免,麵包店、紅酒專門店、芝士店和「香煙店」(tabac,不只賣香煙,也賣報紙、郵票、糖果、飲品等不同物品)都列為「必需品」,可以/必須繼續開門。

在法國盛傳快將下令關店、而政府又未公佈哪些商店豁免前,很多法國人湧去搶購紅酒,在家中儲存以應付未來兩、三週留在家中的生活。

麵包店方面,主要涉及法式長麵包。法國一年賣出90億條長麵包,即平均每個法國人一年吃134條左右。在超市也可買到麵包,但不少法國人堅持要買新鮮出爐的麵包,不吃超市那些,甚至有人堅持跟平日一樣,每天兩次出街,各買一次麵包,早上一次、下午一次,誓要夾好麵包出爐的時間。

但在未知政府下令關什麼店時,有法國人湧去搶購麵包,甚至一買就買了50條長麵包。即使現在,也有法國人犧牲對美食的要求,一次過買多條長麵包,放入雪櫃,然後加熱再吃。味道一定差一點,但好過增加自己和麵包店員工染病的風險。

在鄰國比利時,開門店舖中,較獨特的是薯條店——比利時獨有一種專門賣各式薯條的店舖。這個跟法國麵包店、紅酒專賣店一樣,比利時讓薯條店維持開放,除了是食物外,也因為這被視為國家文化象徵,可以維持正常的話,也盡量維持。

當然,一些維持營業的店舖種類,相信跟「國家象徵」無關——荷蘭繼續讓「咖啡店」開門,亦即售賣大麻的店舖。荷蘭政府原本也下令「咖啡店」關閉,而禁止實施前出現大排長龍買大麻的盛況。政府隨後改變決定,讓「咖啡店」重新開門,理由是關掉的話,只會把大麻買賣推向黑市,對國民健康構成危險。

在意大利,當局就允許報紙檔開門,理由是在疫情之下,新聞是必需品,國民需要繼續接收有關疫情的最新訊息,而讓報紙等傳統傳媒繼續運作,是對抗假資訊的手段。

還有一些類別的店舖,是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待遇,例如理髮店,在英國、比利時等一些國家是准許開門的,但在意大利等另一些國家就禁止。

上述商店是否必需,其實都受質疑,始終這些商店售賣的貨品,在超市及雜貨店都可買到,沒有必要開門。事實上,這些店舖中,也有些稱寧願政府下令他們關門,不想自己及員工面對染疫的風險,同時可向業主要求減租。

本文部份內容來源:
Fries in Belgium, wine in France - essential lockdown food around the world
Armfuls of baguettes: French adapt bread buying habits to coronavirus lockdown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澤連斯基邀習訪烏 稱 Bakhmut 不能失守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接受了美聯社專訪 ,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訪,又表示東部城鎮 Bakhmut 不能失守。

向德妥協豁免e-fuel 歐2035禁售新內燃引擎汽車

歐盟27國週二正式通過, 2035年起不能再出售新的內燃引擎汽車 ,新出售汽車不能使用汽油等化石能源,以減低溫室氣體排放。

全德運輸工人罷工 法蘭克福航班全取消

德國全國運輸工人週一罷工24小時 ,要求加薪超過一成,全國航班、火車、巴士和碼頭服務癱瘓,除了柏林勃蘭登堡機場以外的全部國際機場都受影響,法蘭克福機場整日全部短途航班取消,長途航班列為延遲一天,另一重要機場慕尼黑情況類似。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土耳其國會通過 30 NATO成員全確認芬蘭加入

土耳其國會週四深夜通過,確認芬蘭加入北約(NATO) ,成為最後一個完成確認程序的NATO成員國,令芬蘭可以加入NATO,成為第31個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