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國NHS如何運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宣佈廢除「NHS England」,又或者是BBC標題「Keir Starmer abolishes NHS England」,不少人可能第一個想法是:吓?把1948年建立的全民公共醫療制度NHS廢除?

中國使館:包庇港獨為英帶來災難

中國駐英大使館週四在其YouTube頻道發佈影片,就早前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人員被指毆打香港示威者一事發表回應,警告英國稱:「包庇港獨分子只會為英國帶來災難。」

影片名為「就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遭暴力滋擾的網上記者會」(Online Press Conference on the Violent Harassment of the Chinese Consulate General in Manchester),儘管這段4分鐘11秒的影片中,沒有記者提問,只看到中國駐英公使楊曉光獨自以英語發言。跟之前一樣,中國駐英大使館沒有在其網站顯著位置顯示這段發言。

楊曉光在片段一開首說,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英國也承認這一點,港獨是企圖分裂中國的活動,遭中國14億人民譴責。

他說,「港獨份子的暴力性質」已在2019年香港的「修例動盪」(law admendment turbulence)以及曼徹斯特和倫敦的街上顯示出來。他聲稱,中國海外留學生和香港官員等遭他們襲擊。

之後,他說:「包庇港獨份子只會為英國帶來災難。」他引用伊索寓言《農夫與蛇》稱,農夫好心收留了蛇,但最終被蛇咬了。他沒有講明農夫和蛇是指什麼。

談到10月16日的曼市總領館事件,楊曉光說,中方已向英方嚴正交涉,要求英方要以事件本身對錯來解決事件,不要因為少數人的政治壓力而做出錯誤決定,並要求英方為中國駐英各外交使團提供足夠保護。

楊曉光花了不少篇幅描述中英關係,指出中國是英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是英國進口第一大來源國,中國的投資貢獻了英國630億英鎊,帶來近8萬個英國職位,兩國關係是雙贏和互惠互利。

這段言論引來英國政界更多抨擊。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 Alicia Kearns (保守黨)說,中共對這宗令人震驚的襲擊不知悔改,令人關注,但並非完全令人驚訝,遺憾地中國駐英使館的態度很符合習近平治下的好鬥外交,因此中國跟世界很多國家的外交關係越來越緊張。

正被中國制裁的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再次敦促英國政府,立即把涉及襲擊的中國總領館職員驅逐出境,要求他們道歉,並把他們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他說,是否驅逐外交官是政治決定,已有影片顯示這些職員打人,毋須再等警方調查才行動。

同日Patreon文章<Meta——後有追兵,未有去路>


之前相關文章:
英議員斥中國總領事涉破壞港人示威 網站連續兩日剔走汪文斌回應
被打港人重申遭拖入領館 總領解釋信從網站下架
扯示威者頭髮 總領事:這是我職責
若需起訴曼市領館人員 英:望中國撤外交豁免權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電鋸行動第一步」 施紀賢宣佈廢除「NHS英格蘭」 將裁員逾9000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宣佈,廢除公共醫療管理機構「NHS英格蘭」(NHS England),將相關職能併入衛生部。衛生大臣施卓添(Wes Streeting)隨後在國會表示,會用2年時間廢除NHS英格蘭,指出NHS英格蘭目前有1.53萬名員工,衛生部有3300名員工,廢除NHS英格蘭後,這兩者合共員工數目減少一半,亦即減少約9300個職位。

卡尼為大選熱身:撤除消費者碳稅、取消CGT加稅

加拿大央行前行長卡尼(Mark Carney)周日當選執政自由黨黨魁,即將成為下任加拿大總理,他 當天在黨大會發表勝選宣言 ,隨即為大選熱身,正式宣佈他上台後,立即廢除消費者碳稅,減輕家庭、農民和中小企的負擔,並會叫停大增資本增值稅(CGT)的措施,指出加拿大需要鼓勵建屋商興建更多住宅。

俄兵輸氣管內爬行逾10公里 突襲庫斯克烏軍陣地後方 劍指交通樞紐 Sudzha

過去數天,傳出俄軍在烏佔庫斯克州地區有突破,綜合兩國軍方和軍事博客的消息, 俄軍派出士兵在天然氣管道內走超過10公里距離,成功到了部份烏軍部隊的後方搶佔據點 ,目標指向邊境重鎮 Sudzha 。

德國FinTech Wirecard前COO 原來是俄間諜 領導6保加利亞人滲透全歐

德國電子支付技術公司 Wirecard 在2020年爆出賬目醜聞,其中一名高層、44歲的 COO(營運總監)Jan Marsalek 仍然在逃,德國仍在通緝他【文首照片】,但這名奧地利人原來不單是一間爆煲 FinTech 的管理人員,還是一支俄羅斯間諜小隊的頭目,領導數名保加利亞人在英國等歐洲其他國家對付俄羅斯的目標!

格陵蘭在野陣營大勝 獨立呼聲將更高漲

在川普不斷稱對格陵蘭有意思下,當地星期二舉行大選,在野陣營大勝,中間偏右民主黨(Demokraatit)成為議會最大黨,33歲黨魁Jens-Frederik Nielsen(文首照片)有望成為新總理。格陵蘭換政府後,當地獨立呼聲將更高漲,丹麥需要思考如何滿足格陵蘭人的要求,而川普可能借格陵蘭想脫丹一事,聲稱該島想加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