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德重申互相協防 深化德英法三國軍事合作 研設倫敦直通柏林火車服務

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照片左)上任後首度訪英,他星期四在倫敦肯辛頓的維多利亞和亞厘畢博物館(英語: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跟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照片右)簽署《英德友好及雙邊合作條約》,是兩國二戰結束後首次簽署這類協議。

中國使館:包庇港獨為英帶來災難

中國駐英大使館週四在其YouTube頻道發佈影片,就早前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人員被指毆打香港示威者一事發表回應,警告英國稱:「包庇港獨分子只會為英國帶來災難。」

影片名為「就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遭暴力滋擾的網上記者會」(Online Press Conference on the Violent Harassment of the Chinese Consulate General in Manchester),儘管這段4分鐘11秒的影片中,沒有記者提問,只看到中國駐英公使楊曉光獨自以英語發言。跟之前一樣,中國駐英大使館沒有在其網站顯著位置顯示這段發言。

楊曉光在片段一開首說,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英國也承認這一點,港獨是企圖分裂中國的活動,遭中國14億人民譴責。

他說,「港獨份子的暴力性質」已在2019年香港的「修例動盪」(law admendment turbulence)以及曼徹斯特和倫敦的街上顯示出來。他聲稱,中國海外留學生和香港官員等遭他們襲擊。

之後,他說:「包庇港獨份子只會為英國帶來災難。」他引用伊索寓言《農夫與蛇》稱,農夫好心收留了蛇,但最終被蛇咬了。他沒有講明農夫和蛇是指什麼。

談到10月16日的曼市總領館事件,楊曉光說,中方已向英方嚴正交涉,要求英方要以事件本身對錯來解決事件,不要因為少數人的政治壓力而做出錯誤決定,並要求英方為中國駐英各外交使團提供足夠保護。

楊曉光花了不少篇幅描述中英關係,指出中國是英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是英國進口第一大來源國,中國的投資貢獻了英國630億英鎊,帶來近8萬個英國職位,兩國關係是雙贏和互惠互利。

這段言論引來英國政界更多抨擊。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 Alicia Kearns (保守黨)說,中共對這宗令人震驚的襲擊不知悔改,令人關注,但並非完全令人驚訝,遺憾地中國駐英使館的態度很符合習近平治下的好鬥外交,因此中國跟世界很多國家的外交關係越來越緊張。

正被中國制裁的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再次敦促英國政府,立即把涉及襲擊的中國總領館職員驅逐出境,要求他們道歉,並把他們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他說,是否驅逐外交官是政治決定,已有影片顯示這些職員打人,毋須再等警方調查才行動。

同日Patreon文章<Meta——後有追兵,未有去路>


之前相關文章:
英議員斥中國總領事涉破壞港人示威 網站連續兩日剔走汪文斌回應
被打港人重申遭拖入領館 總領解釋信從網站下架
扯示威者頭髮 總領事:這是我職責
若需起訴曼市領館人員 英:望中國撤外交豁免權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英法同意「一入一出方案」打擊偷渡 加強協調核震懾力量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週四結束3天訪英國是訪問,臨離開前他跟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就 合作打擊英偷海峽偷渡的問題達成協議,同意採取「一入一出」(one in, one out)方案 ,試驗計劃數週內開始。

開拓美國市場 Ferrero 31億美元收購家樂氏

意大利朱古力生產商 Ferrero(在中國的官方譯名「費列羅集團」) 在美國星期四開市前宣佈,收購美國玉米片公司家樂氏,作價31億美元(242億港元) 。

美聯社:川普事前不知道暫停援烏 WSJ:美計劃再送烏愛國者系統

美國國防部上週二突然宣佈暫停向烏克蘭付運部份武器,總統川普本週一「轉軚」,不單宣佈恢復交付武器,還稱要加碼向烏克蘭給予更多軍火。 美聯社星期二引述消息人士報導 ,川普立場沒有改變,上週的宣佈是國防部私自作出,川普事前也不知情,並私下埋怨國防部未有先跟白宮協調便對外公佈。

【Patreon文章】東南亞先收警告信——川普全球貿易戰略劍指中國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脫歐後首次歐盟國家國是訪問 馬克龍籲法英攜手捍衛國際秩序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星期二展開3天英國國是訪問行程,是17年來首名法國元首國是訪問英國,也是英國脫歐後首次以這個最高規格迎接歐盟國家的領袖,顯示英法兩國急欲修復受到脫歐所破壞的英法以及英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