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有理有據的主張被玩爛

我昨天在Patreon上載每天國際新聞summary(廣告時間:是的,我有Patreon,除了每天國際新聞綜述,一些文章我沒有在fb/blog分享的,歡迎訂閱,月費7.21美元,希望各位支持一下,網址: www.patreon.com/dungtaai   ),談及深圳有日本男童被殺,寫了以下一句:

碧咸排隊半天告別女皇 英拒中國派員瞻仰

英國週五第三天讓公眾輪候瞻仰已故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當地傳媒捕捉到英格蘭足球國家隊前隊長碧咸(David Beckham)排隊13小時才能入內瞻仰。另外,BBC報導,英國國會拒絕中國政府派員代表進入西敏廳瞻仰。

碧咸透露,週五凌晨2時前來,以為較少人,但他錯了。媒體在大概下午2時才發現他的蹤影,大概3時他才能入內瞻仰,影片顯示他瞻仰以手拭淚。。

文首照片截圖,左邊來自Sky,是他在西敏廳內的情況,右邊來自BBC,是他排隊時接受傳媒訪問。

碧咸說,他跟伊利沙伯二世的回憶是2003年,當時他因為足球的成績而獲封OBE,英女皇向他授勳時二人稍為閒談了幾句。

他表示,他跟附近排隊的人靠吃品客薯片、檸檬糖、冬甩/甜甜圈和喝咖啡來度過排隊時間,他稱所有前來瞻仰的人都想一同感受紀念女皇非凡一生的經驗,這是需要大家一同分享的東西。

由於人龍太長,達8公里,排至原定的終點Southwark Park,理論上政府一度暫停讓人加入排隊7小時,重新讓人加入隊伍後預告可能要排隊22小時才能入來瞻仰

但根據BBC在當地的訪問,很多人說只停了30分鐘,週五整天大致都能加入排隊,只不過將開始排隊的地點移師至其他地方。

氣象廳提醒市民,倫敦週五入夜後氣溫可能低至8度,呼籲穿上保暖的衣物。

瞻仰問題引起英中外交風波。Politico歐洲版週四報導,中國駐英大使館原本想派員瞻仰,但被國會拒絕,BBC週五亦引述消息人士證實這項報導。

中國大使館回應英國媒體查詢時說,國會一些人行為卑劣和懦弱,阻撓兩國正常交流。

報導指出,下逐客令的是下議院議長賀立紳(Lindsay Hoyle),他私下向國會議員匯報,由於中國仍就維吾爾問題制裁7名英國國會議員,所以一直禁止使館人員進入國會範圍,包括去年禁止駐英大使鄭澤光到國會跟一些議員交流,直至中國解除制裁為止,最新禁令源自這個決定。

伊利沙伯二世生前1965年同意,西敏廳由3個人共同管理,包括皇室委任的掌禮大臣(Lord Great Chamberlain),以及上下議院各自的議長。

由於週一舉行的國葬在西敏廳附近的西敏寺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舉行,這裏不受國會管轄,所以中國代表出席國葬是沒有問題的。

英國有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國葬,中國至週五時仍僅稱在適當時候公佈安排,一般估計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英國駐北京大使館舉行弔唁,王岐山也是已知前往弔唁的最高級中國官員。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以色列向真主黨發動「大規模引爆call機」襲擊 至少2750人傷8人亡

以色列星期二向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十分罕見的襲擊,引爆對方大量傳呼機(call機),令對方人員受傷,黎巴嫩全國以至敘利亞都發生call機爆炸,根據黎巴嫩衛生部長的公佈,至少2750人受傷,並造成8人死亡。

加航最快週日取消航班 杜魯多拒介入勞資糾紛

加拿大航空資方跟機師工會的談判破裂, 最快週日機師開始罷工,或者資方實施禁止機師上班,令加航週日很大機會開始取消航班 。加航要求政府介入,但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星期五說,不會介入事件,應由資方和工會達成協議,結束糾紛。

英揆移民政策向意取經 研究引入「阿爾巴尼亞計劃」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一訪問意大利,跟意大利總理梅露妮(Giorgia Meloni)主要討論移民問題, 他表示,工黨政府有意研究意大利的「阿爾巴尼亞模式」,作為「務實」阻截英倫海峽偷渡的措施之一 。

黎巴嫩對講機爆炸潮至少14死逾450傷 以色列:軍隊資源調撥北方戰線

【文章上載於黎巴嫩時間18日下午6時8分,更新於晚上9時27分】 黎巴嫩全國星期三下午發生第二輪全國爆炸潮,大約在下午5時過後(香港時間晚上10時後),首都貝魯特等多個地區都發生無線電通訊儀器爆炸,據報今次爆炸的主要是日本品牌ICOM V82型對講機。截至晚上,黎政府稱已造成至少14人死亡,超過450人受傷,這一波爆炸的破壞力和死亡人數較星期二的嚴重。

指控馮德萊恩想迫退 歐盟市場專員Breton劈炮

【文章上載於布魯塞爾時間16日上午10時11分,更新於下午2時8分】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列頓(Thierry Breton,照片右)星期一宣佈即時辭職 ,公開指控連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的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照片左)想迫走自己,游說法國提名另一個人在下屆歐委會擔任專員。